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护理 > 消除疟疾危害,从常识宣教抓起
消除疟疾危害,从常识宣教抓起
消
除
疟
疾
1
疟疾简介
疟疾俗称“打摆子”、“打脾寒”、“冷热病”等,是经按蚊叮咬感染疟原虫而引起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的寄生虫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之一,有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4种。
2
疟疾是如何传播
疟疾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人传播的。传疟按蚊主要有四种: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大劣按蚊、微小按蚊。一般来说,人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潜伏期大约为9-22天。疟疾的传染源是现症病人或无症状带虫者。
3
哪些人群易感染疟疾
所有的人均可感染疟疾,而且可以重复感染。到河谷地带劳作的人、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到疟疾流行地区工作的人、出入边境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感染后,人体对疟原虫的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一般认为疟疾的免疫只是带虫免疫,即随着体内疟原虫的消失,免疫力也消失。
4
得了疟疾有哪些临床表现
疟疾典型表现为先冷、后热、再出汗,出汗后体温正常。发冷时暑天盖了棉被还感觉冷,发热时体温可达40℃,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几个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间日疟一般隔1天发作一次,恶性疟每天或不规则发作,还可引起脑型疟等,如不及时有效治疗会死亡。不典型症状只有发热、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
5
疟疾主要在哪些国家和地区流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全球86%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和东南亚,其余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他地区。我国疟疾主要流行于云南、海南。
到上述疟疾流行区生活、居住过的公民,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医院检查。
6
怀疑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怎么办
可以前往县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就诊。如果你近期有外出史,特别是前往非洲和东南亚地区一定要主动告知接诊医生,便于医生诊断。也可咨询当地疾控机构,宿州市卫生。
治疗疟疾的药品主要有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青蒿琥酯注射液和蒿甲醚注射液等。县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一般都有抗疟药品储备。如果被诊断为疟疾,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用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如医疗机构没有治疗药品,可联系当地疾控机构进行了解。
7
进入疟疾流行地区旅游或工作怎么预防疟疾
进入疟疾疫区,特别是流行季节,要做好必要的防蚊准备,包括搞好个人卫生,夏天不在室外露宿,睡觉时最好要挂蚊帐;包天外出,要在身体裸露部分涂些避蚊油膏等,以避免蚊叮。进入高疟区必须服药预防。一般自进入疟区前2周开始服药,持续到离开疟区6~8周。
近年来,随着到海南、云南、非洲、东南亚等恶性疟高流行区务工、经商、旅游、求学等人员数量的增加,感染恶性疟疾的风险加大,病例不断增多。这类人群普遍缺乏疟疾自我防护知识和主动求诊的意识,因此错过最佳就医时机,贻误病情,丧失了抢救的最佳时机而导致死亡,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痛苦,为避免和减少恶性疟疾的感染对生命带来的威胁,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去恶性疟流行区,特别是到非洲、东南亚、南美洲以及太平洋岛国等恶性疟高流行区援外、务工和旅行等,应到当地疾控中心或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咨询,了解境外疟疾流行状况和目的地恶性疟感染风险程度。二、赴疟疾高度流行区工作、学习和生活等,请携带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和蚊帐、驱蚊剂等防护品,做好预防服药和防止蚊虫叮咬。三、境外期间如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考虑为恶性疟感染,及时由随行医疗队进行排查,并及时到住地中国医疗队或当地医疗机构就诊治疗。
四、回国入境时,如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主动向口岸检验检疫人员申报,以便得到及时救治。
五、回国后,到当地疾控中心进行疟原虫筛查。1个月内,如出现发冷、发热、头痛等症状,医院就诊,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出国史,便于医护人员排查疟疾。
8
我们有哪些消除疟疾相关政策
年5月,卫生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年)》,提出到年要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疟疾。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通过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加大疟疾病例发现力度,同时,对可能发生传播的疟疾疫点进行疫点处置。目前,在所有疟疾流行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有疟疾治疗药品储备。医疗机构负责疟疾诊断和治疗;疾控机构负责疟疾疫点调查和处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