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护理 > 疟疾战争灵药和诺贝尔奖关于疟
疟疾战争灵药和诺贝尔奖关于疟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最早被人类记载的疾病之一。疟疾患者会出现周期性寒热发作的典型症状,因此今人很容易从古代文献中辨识出疟疾的踪迹。从中国古代医典到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笔下,都可以发现关于疟疾的描述。重庆市疾控中心地寄所整理了几个关于疟疾的冷知识,看看你都知道么?
疟疾的英文名是坏空气的意思
在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城为沼泽环绕,感染疟疾无分贵贱,多位教皇曾罹患疟疾,包括那位恶名远扬的亚历山大六世。当时的意大利人注意到疟疾与沼泽之间的关系,误以为这种恶疾源自沼泽臭气。英文疟疾一词(Malaria)源自意大利文,意为“坏空气”(Mal’aria),倒是和中文“瘴气”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是只有热带才有疟疾
在现代人的想象中,疟疾主要是一种热带病。实际上,年欧洲最近一次疟疾大流行恰恰发生在俄罗斯这种苦寒之地,《静静的顿河》中就有对疟疾的描述。西方古典文明的摇篮地中海沿岸历史上是疟疾的重灾区。
基因证据显示疟疾摧毁了古罗马帝国
在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卡特赖特的著作《疾病改变历史》一书中,他写道,公元前一世纪,一种异常危险的疟疾在罗马附近的低湿地区流行,并酿成大流行。继而整个地区都被抛荒,成为名声不佳的疟疾流行区。
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地狱篇》中借助疟疾将恐惧描绘得活灵活现,而据史书记载,但丁本人正是死于疟疾。同时,疟疾也导致罗马人胎儿的成活率急剧下降。而且,难以治疗的疟疾引起人们身体长时间的虚弱,缩短了人的寿命,自然也导致国力衰退。年,英美考古学家从一处古罗马坟墓中发掘出来的小童骸骨中发现了曾遭疟疾感染的基因证据,他们据此认为,古罗马帝国可能因疟疾猖獗而衰亡。
第一个有效治疟疾的药来自树皮。
历史上第一种真正对疟疾有效的药物来自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十七世纪早期驻秘鲁的耶稣会传教士注意到当地土著居民常用一种叫做QuinaQuina的树皮磨成的粉末退烧。Quina在当地语言中意为“树皮”。恰好西班牙驻秘鲁总督Chinchón伯爵的夫人刚到利马就感染疟疾,耶稣会传教士将这种树皮推荐给总督夫人,竟然使其免于一死。Chinchón伯爵夫人回到西班牙时自然携带了大量树皮。为了纪念这一发现,年,瑞典植物学家林耐将这种南美奇树命名为Cichiona,后人多拼为Cinchona,也就是金鸡纳。年,传教士曾用金鸡纳霜治癒康熙皇帝的疟疾。现在,我们通常用「奎宁」来称呼这种神奇的药物。
有5位科学家因研究疟疾获得了诺贝尔奖
1、年,英国医生罗纳德?罗斯(RonaldRoss)证明了蚊子是疟疾的传播媒介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2、年,法国军医夏尔?拉韦朗(CharlesLaveran)因在年发现疟原虫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3、年,奥地利医生瓦格纳?尧雷格(JuliusWanerJauregg)因利用使患者感染疟疾产生高热来治疗梅毒引起的麻痹痴呆患者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4、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穆勒(PaulMüller)因发现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DT),也就是著名的滴滴涕,可以消除蚊子、虱子和苍蝇,对控制疟疾、伤寒、霍乱等传染病起了关键性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但始料未及的是,在使用了三十年滴滴涕后,科学家发现这种除虫剂可以在动物体内富集,导致鸟类蛋壳变软而不能孵化,而滴滴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5、年,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因为对抗疟疾特效药物青蒿素的关键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完
重庆疾控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