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护理 > 挖野菜
挖野菜
点击右上角蓝字“壮美昭陵”,即可 春天,万物复苏,百草萌发,百花百草治百病,正是挖野菜尝野蔌的好时光。
从80年代起,家乡礼泉县就由农业大县转身成果业大县、旅游名县。成片的麦田栽了果树,全县约76万亩果园,整个春天天地间就成了一座大花园。现在找块麦田荒地挖一篮野菜真不容易。 周末下午,约三五个好友,提篮携子,满怀希望去九嵕山脚下菜园沟的麦田里挖野菜。九嵕山均匀地分布着九道山梁,西南两大山梁间沟深绵长,70年代末,上游的凉马沟修了水库后,下游的庄河沟和菜园沟再没发过洪水,农民就在宽阔平坦的淤泥地里种上庄稼。到了菜园沟,只见片片麦田夹在花海间,远处黄土崖峭立,几孔残破的窑洞隐约可见,一排白杨挺立在旧河道中间,真似一幅世外桃花源。相传唐代时,菜园沟里遍栽蔬菜,人们靠沟底洪水过后的溪流浇灌蔬菜,供养修建唐昭陵的上万名工匠。种菜人聚集的这个村子,后来就被称为菜园村,村民以洪李杨三大姓为主。 绿毯般的麦田里,孩子们拿着小铁铲东奔西跑,像出笼的鸟儿欢跃,一不留神就在麦田打起了滚儿。“打罐打罐问春天,哪儿有草你言传”“桃花陵,雾澄澄,远看菜园像北京!”望着可爱的孩子,儿时和小伙伴们一起挖野菜唱歌谣的趣景又浮现在我眼前。“妈妈,这是什么野菜呀?”8岁女儿一种野菜也不认识。“像勺子样的叫荠菜,烫后能做绿面条,味道辛辣;像菊花样的叫羊蹄豇,绵筋,可蒸疙瘩;像伞铺开的叫米蒿,野味很重,嫩时可炒菜可蒸菜疙瘩,它的哥哥臭蒿、苦蒿就叫青蒿,能“治疟疾寒热”。长在贫瘠干旱的土梁上,初春可采挖来吃,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就是从青蒿中提取的呢……”女儿听得很认真,“妈妈,难怪小兔子小羊喜欢吃草,人喜欢吃野菜!有的草是野菜还能治病呢,苏固喇嘛不是给康熙皇帝找到野菜治好了天花,康熙才当了最长时间的皇帝呀……”奥,想不到爱看《还珠格格》等古装电视剧的女儿竟有如此悟性。我把一把鲜嫩的野菜放进篮子,向她竖起拇指称赞。淘气的儿子呢,则和伙伴们满身尘土趴在土梁上挖坑,旁边摆着几条折下的绿柳。
事实并不是像电视剧中编写那样,康熙皇帝的天花是苏麻喇姑采芨芨草治好的,而是用中药和针灸治疗好的。天地生万物,万物互相生。百草有百性,人们认识百草,吸收利用其营养性,把它的毒性则用于其他方面。中医中草药是中国古人几千年来为人类世界留下的宝贵财富。神农尝百草曾多次中毒,多亏茶解毒。他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还是因尝断肠草而逝世;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采草药,尝百草、治百病,才有了传世中草药巨著《本草纲目》。正是因为有了古人自我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今天我们才得以沐浴春风,在天地间正确挑捡野菜,在厨房精心烹调美味。 “百草之类,皆有补益,遭医人采掇,成为良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遍地野草野菜,虽没有山珍海味价高位尊,但它却是平常百姓的最爱,饥荒年代它救活了人命,富裕年代它提供丰富的营养价值,随手可采,谁不喜欢呢?更重要的是,每当春暖花开野菜起身,提篮走进田野时,流逝的岁月,仿佛又回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