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护理 > 河南医生3万里外开展神经外科显微手术赢国
河南医生3万里外开展神经外科显微手术赢国
大河健康网讯:(记者/朱振江图/苟建军)大河健康网记者从距离郑州3万里以外的非洲赞比亚了解到,由中国医疗队神经外科专家周辉教授主刀的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成功实施。周辉,医院神经外科医生。这台手术的实施,终结医院没有开展神经外科显微手术的历史,同时也让当地医生学习了该项技术,延续了生命的火种。 对此,大河健康网记者采访了中国援赞比亚第十八批医疗队河南医疗队队长苟建军院长(郑大一附院副院长)。 据悉,这场手术时间为年9月13日,地点医院手术室,主刀医生为中国医疗队神经外科专家周辉教授,这是一场非常精细化的手术,需要主刀医生专心致志、目不转睛的注视显微镜里的组织结构,小心翼翼地分离、钳夹、电凝、刮除……但是,这些都难不倒来自中原大地的周辉教授,他步骤清晰、双手灵巧,还不时为现场的赞比亚同道和观摩医生讲解每一道环节、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手术结束后,赞比亚国内神经外科“一把刀”Chikoya主任,通过显微镜观看瘤体切除后的创面,惊叹道:“非常彻底!非常干净!肿瘤被全部切除,正常垂体组织保护良好,减压效果明显,无脑脊液渗漏,鞍区止血过程顺利” Chikoya主任伸出双手大拇指连连称赞。 此时,中国(河南)医生不仅仅是在挽救生命,而且是在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在传播国际友谊的火种。 在中国医疗队麻醉医生李新锋的看护下,病人很快恢复了意识,被安全送回病房。 然而,参加手术的医生却依然兴奋不减,纷纷围着周教授讨论手术的技巧和操作方法。这医院神经外科开展的第一台神经外科显微手术,赞比亚国家电视台到现场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据悉,显微外科是神经外科精准医疗的一项关键技术,借助手术显微镜,手术医师可以在微观的视野里辨别病变周围的组织结构、重要的血管神经以及病变的边界范围,达到切除更彻底、手术更安全的效果。 而接受该手术的患者是一位52岁的男性病人,因为他双眼视力下降已经半年,经CT及MRI检查确诊为“垂体瘤”。 病人入院后,周辉教授同Chikoya主任及其同事一起到病房询问患者病史,并详细查体,了解患者视力受损情况及有无内分泌受影响情况。综合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内分泌检查结果,判断为“垂体腺瘤(无功能性)”。 患者肿瘤瘤体较大,自蝶鞍内向颅内生长,瘤体实质性成分大部分位于蝶鞍内,鞍上部分大多为囊变,根据此特点,周辉教授等专家决定采用经鼻蝶入路切除肿瘤。 因为这医院的首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为了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完成,同时培养赞比亚当地人才,周辉教授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结合显微操作技术的理论、技巧和进展,对赞比亚医生进行了培训和指导。 据了解,年4月28日,河南派出中国援助赞比亚第18批医疗队,28名队员肩负国家使命,奔赴非洲赞比亚,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他们抛妻别子,去一个远在3万里之外的地方,践行一个医者的“白求恩精神”。28名队员,不仅要承国际道义,在当地开展疾病治疗,帮助赞比亚提高医疗技术;还要展“民间大使”形象,为加深中非友谊做贡献。 而赞比亚这个国家,卫生和健康条件很差,疟疾、霍乱流行,赞比亚的人均寿命仅为37.5岁。中国记者在采访稿件中称:明显能感觉出,有的中国人“跟黑人握手都特紧张”,因为,赞比亚某些地区的艾滋病携带率高达35-40%。据援助非洲回来的一位女护士称:每次做手术都格外小心,有时要戴三四副手套,由于医疗器械陈旧,难免被扎伤,每次都要吃大量的HIV病毒预防药。同时,疟疾通过蚊虫传染,防不胜防,到赞比亚不到3个月,她就染上了疟疾,经过一周的治疗才慢慢好转。 这就是赞比亚,第18批援赞医疗队所在的环境。 中赞建交已52年,这种友谊是用血与火打造而成。而河南医生的磊磊行为,无愧于“民间大使”形象,无愧于国家嘱托,无愧于河南父老乡亲的期望。河南因为他们而骄傲。
:陈静
合作:(手机)
投稿:
qq.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