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护理 > 中国疟疾消除面临新挑战
中国疟疾消除面临新挑战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经按蚊叮咬引起的寄生虫病,是世界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为积极响应全球消除疟疾号召,年我国制定《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提出到年,全国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年,全国消除疟疾的目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年第4期重点号刊发了“中国在疟疾消除阶段面临的新挑战”为主题的4篇疟疾相关文章。研究团队从消除阶段疟疾病例的人群特征变化、死亡病例特征、以及间日疟和卵形疟的流行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疟疾防治工作迈向消除的新挑战。
中国疟疾控制与消除阶段疟疾病例人群特征变化从疟疾控制阶段至消除阶段,随着疟疾发病率的下降,其流行特征会发现明显的变化,消除阶段的防控策略和工作重点也需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变。通过对我国疟疾控制阶段(—年)与消除阶段(—年)全国疟疾报告病例的人群特征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与控制阶段相比,消除阶段疟疾病例的人群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5~64岁青壮年男性,输入病例和国内流动人口是疟疾消除阶段的重点防控人群。这种年龄性别构成变化可能与输入病例占绝对优势,而输入病例又以成年、男性为主有关。因此输入性病例和流动人口病例不仅是疟疾得到有效控制或实现消除地区疟疾发病的主要特征,也是疟疾再流行的潜在威胁和监测工作重点。
—年中国疟疾死亡病例流行特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我国的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疟疾流行强度显著降低,流行区范围明显缩小,除云南、海南两省外,其他地区已消除了恶性疟。随着消除疟疾工作的进程,我国疟疾病例数大幅度减少,但由于疟疾引起的死亡病例每年均有报告,需引起重视。通过对—年疟疾死亡水平和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疟疾报告死亡数总体趋势稳定,启动国家疟疾消除计划以后,死亡病例以输入病例为主,分布范围也有所变化,部分死亡病例报告地来自既往非疟疾流行区。在消除阶段,需加强对输入性病例的及时诊断和救治,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
—年中国间日疟流行特征及病例住院治疗的影响全球疟疾消除的实践表明,间日疟往往较恶性疟的消除难度更大。在全球34个正进行疟疾消除的国家中,有26个(占76%)国家主要面临间日疟的威胁。近年来,我国间日疟本地传播病例的数量和发生范围大幅下降。境外输入病例的输入来源国及其在国内的分布范围广泛,国内人口流动导致跨县和跨省疟疾病例的发生比例呈现上升趋势,提示由境外归国人员和国内流动人口中的间日疟病例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增加。此外,输入间日疟病例的住院风险显著高于本地病例。尽管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实现了间日疟本地传播阻断的目标,但由于间日疟传播媒介依然广泛分布,由境外间日疟流行区和国内目前残存的传播地区将间日疟病例输入到其他已经阻断本地病例传播地区的情况应引起高度鍝釜鍖婚櫌娌诲緱濂芥х梾鏈邯灏块亾鍙f穻鐥呯殑娌荤枟绉戞櫘鎵撳懠鍣滄槸涓绉嶇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