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常识 > 火眼金睛识ldquo疟疾rdquo

火眼金睛识ldquo疟疾rdquo



北京皮肤病医院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疟疾在我国被列入已消除的虫媒传染病但随着对外交往人员的增多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近日我院检验科就发现了一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疟疾的“罪魁祸首”是疟原虫那么血液标本中的疟原虫是如何被医务人员发现的呢

检验日记

几天一次的夜班如期而至,一如既往的忙碌。夜里十一点多,隔离病区医务人员送来一批标本。我赶紧做好防护消毒,将标本一一签收。在众多检验医嘱中,“疟原虫”三个字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交班时,同事特意叮嘱,一位由刚果(金)回国的发热患者将进行疟疾等传染病的排查,看来就是那位患者了。

电脑系统显示的信息印证了我的猜测:蔡先生,男,49岁,由刚果(金)回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被医务人员转至我院就诊,收治于隔离病区。患者血常规示轻度贫血,血小板减少,已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涂片镜检,是诊断疟原虫的“金标准”,我马上进行推片。

厚血膜片瑞氏染色↓

血涂片瑞氏染色↓

血涂片瑞氏染色↓

显微镜下见疟原虫形态典型,我立即将情况反映给科室组长钟红波。凌晨一点多,钟组长赶到科室,仔细核对检查流程并查看血涂片,确认疟疾。科室立即电告临床,并向总值班反馈检验结果。

第二天,科室主任李见将标本送至市区疾控中心复检,疾控中心回报结果为恶性疟。主管检验师李思萍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对标本进行制片涂片染色存档、拍照,完善相关资料。钟组长则把病例发至相关学习交流平台,医院的专家们进行了探讨。

发现疟原虫确诊疟疾

不仅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提供了依据对医务人员而言也是一次学习是一次经验的累积

作者感悟

目前,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日趋先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血液检验的质量,但迄今为止尚无一台血细胞分析仪能完全代替手工显微镜下分类。作为检验人员,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技术能力、提升观察能力,将仪器检查与传统的手工操作两者结合起来,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报告。

专家简介

李见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检验师,年毕业于南华大学,一直从事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理论扎实,紧跟专业发展,能理论联系实际,对检验专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蔡旭红检验科副主任,副主任输血技师,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临床检验工作,主攻临床免疫检验和输血技术,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血、安全用血等方面具有较高专业水准。段建成门诊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检验师,从事临床检验工作三十余年,系省中西结合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沙市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临床免疫、体液、血液检验。谢湘云副主任检验师,毕业于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事临床工作27年。擅长血凝检测、血液细胞学、脱落细胞学、穿刺细胞学等。廖云峰副主任检验师,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检验科临床检验工作,医院进修,主攻微生物检验专业,擅长人体各无菌和有菌部位微生物医院院感流程及环境卫生检测操作和分析。

供稿:检验科谢娟

人民对美好医疗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编辑:王小田初审:邹芬芳审核:吴超邓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cs/20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