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常识 > 解放后泰州地区的抗疫记忆

解放后泰州地区的抗疫记忆



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这场与病毒的较量必将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记。

与其他地区一样,泰州境内历史上饱受瘟疫磨难。清及以前未确定传染病病种,一旦发生瘟疫,往往由地方官员特案上报。民国虽颁布《传染病预防条例》,但疫情报告不正常,由于战火频仍,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广泛流行,政府束手无策,百姓流离失所,村庄萧疏荒凉。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各类疫病防治工作取得辉煌成就,天花、鼠疫、霍乱等许多烈性传染病被彻底消灭,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最大程度保护。前不久我们编发了泰州地区消灭血吸虫病防治和防控非典的文章,今天再介绍其他几种主要疫病的防治情况。

霍乱《靖江县志》年版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肠道传染疾病,发病急、传播快、致死率高。志载嘉庆末年至道光四年(~年)、光绪七至八年(~年)靖江均有流行。光绪14年,兴化霍乱大流行。民国27年,靖江斜桥某户人家4天死3人。民国26年、35年,泰县两次霍乱流行,夏朱、官庄、江村患者多人,死亡近人;曹埭庄多人,几天中死去40多人,“满庄是哭声,路上无行人,死人无人抬,棺材买不到”。年,泰兴人患副霍乱病。年发病35人,主要集中在口岸及周边地区。

解放初期,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霍乱防治工作,组织社会医工深入城乡各地进行预防接种,境内未发现古典生物型霍乱。从年起,每年政府安排进行大规模的预防接种,七十年代对乡村医生进行系统培训,强调及时快速补液,控制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性。根据国务院年提出的“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则,在全省农村地区大力发展自来水,年后,疫情逐步下降。3和8年,靖江、泰兴分别发生一例临床症状为重型0-霍乱病例,经救治,未发生二代病例。疟疾年,泰州县卫生防疫站举办卫生训练班受训人教统计表(泰州市档案馆藏)疟疾俗称“打摆子”,由蚊子传播。民国32年,靖江暴发恶性疟疾,病人几乎家家可见,解放初期发病率仍为传染病之首,年发病人数占传染病人数的62.13%。年和~年,境内两次大流行。~年,兴化发病率4.7%~2.5%,为全省疟疾防治地区之一。

历史上中医曾用中药常山、花槟榔、针灸等治疗疟疾。民国时期,奎宁(俗称金鸡纳霜)推广应用。年起,实行预防服药—抗复发治疗。年,苏、鲁、皖、豫、鄂5省联防联治疟疾,统一实行“两全两服”(休止期全民服药根治,流行期全民预防服药),逐步控制疫情。年,境内各市(县)疟疾发病率降至0.%~1.08%。随着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防蚊设施不断完备、蚊子孳生地得到有效管理,年后,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并稳定在较低水平,没有发生本地感染的恶性病例。

麻疹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很强。民国21年、33年,靖江麻疹大流行,病死者较多。年11月~年2月,麻疹先在靖江孤山、红旗等公社流行,渐向全县蔓延,发病例,死亡人。年,泰州发病例,死亡人。年,泰兴发病例,死亡人。年,泰州市防疫站检查报告(泰州市档案馆藏)年起建立较系统的疫情报告;年开始使用麻疹麻苗;年泰州地区按照要求开展计划免疫工作,确定麻苗的免疫程序为出生后8~12个月进行初免,当年靖江发病例,无死亡。年按照制定的《江苏省儿童免疫程序》规定对7岁儿童加强免疫接种一次。八十年代起,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7年,全市发病人,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伤寒

民国34年,靖江伤寒流行,每村均有多人染病。~年,兴化出现流行高峰4次,其中年发病率最高,人数居全国各县之首。年,靖江发病例,主要分布于太和、生祠、东兴、城南等乡镇;泰兴发病例,死亡1人。年,泰兴伤寒流行,发病例。

伤寒发病与水源、环境、食品污染等多种因素相关。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应用抗生素、对重点人群预防接种外,大力发展自来水、组织群众消灭苍蝇,切断传播途径也非常重要。九十年代,针对伤寒流行规律和特点,各级政府坚持以农村改水为重点,全面提高城乡居民饮用水质量,保证饮水安全,着力改善城乡环境和食品卫生质量。年起,全市发病率明显下降。

流脑

流脑全称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年春首先在上海确诊,并沿铁路线播及附近各县。~年,每年冬春之交,大江南北,流脑均有发生。

至年,靖江流脑大流行,发病人,死亡人。年,泰兴流脑发病人,死亡人。1年,泰兴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疫情,发病人,死亡80人。其他市县间有发生。

年起,建立了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五六十年代还没有有效的疫苗,主要依靠一般卫生清扫和隔离。年起,检疫措施得益于对流脑提纯菌苗的工艺改进,流脑提纯菌苗改名为流脑A群多糖菌苗,并将该菌苗列为常规接种,境内疫情得到控制。

年起,各市(县)开始系统记录疫情,五十年代主要是麻疹、痢疾疫情;60~70年代主要是麻疹、痢疾、流感、流脑疫情;80年代增加病毒性肝炎疫情。

~年,各市(县)报告的急性传染病有11种,分别为霍乱、肝炎、伤寒、痢疾、猩红热、百日咳、乙脑、麻疹、出血热、疟疾和乙脑,总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4年,全市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发病率.63/10万。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疫情疫苗的研制和接种,卡介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髓炎菌苗、麻疹疫苗等免疫制剂相继问世,年开始大规模预防接种。

年起,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对7岁以下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帐册,对适龄儿童有计划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共六种疫苗的预防接种。年,麻疹、百日咳、乙脑、流脑发病率下降99%以上,达到国家规定控制的指标。

3年7月1日起,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全市儿童7种疫苗免疫接种率稳定在90%以上。4年起,全市免费对0~7岁儿童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糖丸、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同时免费实行特殊情况的应急接种和群体性预防接种。

年以来全市未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

7年泰州成功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并于年、年、年先后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有史以来,人类与病毒引发疫情的较量从未停止,这也必将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随行的一项艰巨任务。

时刻准备,义无反顾,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前期内容回顾薪火相传的凤城大爱泰州市档案馆关于恢复利用服务的通告泰州市档案馆关于面向社会各界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档案资料的通告

欢迎投稿:tdfgjyc

.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cs/18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