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常识 > ESC丨都是蚊子惹的祸疟疾感

ESC丨都是蚊子惹的祸疟疾感



提到疟疾,大家自然地想到蚊子!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人传播,一般来说,潜伏期大约为1-2周。疟疾的主要症状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为特征,伴有脾肿大、贫血等,严重者还会出现昏迷,多器官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年的统计数据,每年全球有超过2.19亿人受到蚊子传播的感染。在ESC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表示,疟疾感染与心力衰竭风险增加30%有关!

疟疾感染如何导致心力衰竭?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冠状动脉疾病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已有多项实验研究表明疟疾可能影响血压调节系统,导致高血压,这是心力衰竭的一个原因。疟疾还可以影响导致心脏炎症的血管通路,形成纤维化,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图1.世界各地的疟疾风险地图:红色表示有疟疾风险的国家,绿色表示没有疟疾风险的国家该研究第一作者、丹麦Herlev-Gentofte医院的博士后研究员PhilipBrainin博士表示,“我们已经看到疟疾病例的发病率在增加,有趣的是在同一地区我们也同时观察到心血管疾病的增加”“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预防措施来减少疟疾数量,但它仍然是一个主要负担。”

研究设计与结果

研究人员使用丹麦全国登记处数据确定年1月至年1月间有疟疾感染史的患者,并评估这些患者发生心力衰竭(HF),心肌梗死(MI)和心血管死亡(cardiovasculardeath,CVD)的风险。研究人员共确定了3,例疟疾病例(平均年龄34±18岁,58%为男性,41%为恶性疟原虫)。在中位随访10年(四分位数4-16岁)期间,69例(2%)经历过HF,47例(1%)患有MI,68例(2%)患有CVD。图2.符合条件的疟疾病例和丹麦人群控制的流程图图3.对照和病例的基线临床特征在针对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慢性肾病)调整的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中,伴随药物治疗(噻嗪类,RAS抑制剂,降脂,维拉帕米,利尿剂)和经济状况,疟疾暴露与HF相关(HR1.43,95%CI1.11-1.84,P=0.)但不是MI(HR1.00,95%CI0.73-1.35,P=0.98)或CVD(HR0.91,95%CI0.69-1.18,P=0.47)。敏感性分析显示,仅接触恶性疟原虫与HF风险增加相关(HR1.58,95%CI1.13-2.22,P=0.)。图4.疟疾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无论从流行病学角度还是医学角度,这些研究发现都非常有趣且有意义

研究作者Brainin博士表示:“该研究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增加了30%。30%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该研究相对来说是一个较小型的研究,这是一个限制。到目前为止,这项研究的结果更多地是为将来的研究创造假设。”Brainin博士指出,虽然研究中的患者心力衰竭风险增加,但与心脏病发作或心血管死亡没有关联。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这些发现,但是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疟疾可能是导致心肌功能和结构变化的原因,这些发现非常有趣,不管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还是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如果证实疟疾可能与心脏病有关,这将成为我们用来控制和预防这些地区心脏病的治疗目标之一。Brainin博士建议,医生应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cs/181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