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2015/4/13
主要的症状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头、
主要的症状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头、腰肌及全身疼痛白癜风是由于什么引起的[详细]
-
2015/4/8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据主要疟区11个省(区)统计,单纯中华按蚊分布区1996年平均发病率为0.09/万,而分布在海南偏吸人血的大劣按蚊地区,平均发病率高达12.85/万,分布于北纬25°~32°之间的嗜人按蚊地区和北纬25°以南的微小按蚊地区,平均发病率为1.31/万3.4 建立健全各级监测网络,加强疾病监测和虫媒监测,做好疫情预测预报工作,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与防治根据疫情报告,发病62101人,发病率为5.292[详细]
-
2015/4/2
卫生部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
无疟疾病例报告或发病率在1/万以下的计2642个县11.03亿人口地区,发病率在1~10/万的计154个县0.71亿人口地区,发病率在10.1~100/万的计40个县980万人口地区,已无发病率在100/万以上的县3.2 根据情况,实施可行的包括媒介控制在内的预防措施5.卫生部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一九九四年全国疟疾形势.中国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杂志,1995,13(3):161.8.司有忠,庞学坚,[详细]
-
2015/3/26
多发于夏秋之间
方法:在发作前1-2h针刺,强刺激,留针1h,连续针3天(二)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致气血虚弱,正气不足,或劳倦太过,体质虚弱,疟邪乘虚而入张景岳说:’疟疾本由外感,……惟禀赋怯弱,劳倦过度者尤易感邪”(1)取大椎穴,要发作前2h,用胡椒或朝天椒1-2个捣烂,外敷3-4h随证配穴:热重加曲池,毫针泻法疟母加章门,灸痞根高热神昏谵语者,点刺十二井穴出血2、穴位敷药【附注】疟疾,是指寒战,[详细]
-
2015/3/21
在中美洲南美洲的北部及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
”英国科学家最近培育了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蚊子———这是一种突破性进展,意味着将来可根除致人死命的疾病———疟疾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亿人患疟疾,其中270万人死亡,至少有100万是儿童患有疟疾的病人发病时伴有阵发性高烧,肌肉僵直,全身颤抖等症状这些症状是由一种微小的疟原虫引起的,雌性按蚊吸血时就把这种寄生虫传染给人类疟原虫寄居在人类的肝脏内,侵害肝细胞,转变成孢子并大量增生后再进入血液中在血液中,孢子[详细]
-
2015/3/13
为切实防范境外疟疾疫情输入蔓延
据悉,卫生部已商请国家质检总局加强中缅边境地区输入性疟疾疫情检验检疫工作卫生部强调,加强中缅边境地区流动人口,特别是赴缅甸打工和在中缅边境中方生活的劳务人员的疟疾防治,增加对发热病人的血液检验项目,把疟原虫血检作为发热病人的常规检查,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防范境外疟疾疫情的输入蔓延据介绍,当前正值疟疾流行高发季节,各地防治任务繁重,特别是在云南中缅边境地区,人员出入境频繁,极易出现境[详细]
-
2015/3/6
一般从受检者耳垂或指尖采血作薄血膜和厚血
薄血膜涂片经染色后原虫形态结构完整,清晰,可辩认原虫的种类和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适用于临床诊断,但虫数较少容易漏检一般从受检者耳垂或指尖采血作薄血膜和厚血膜涂片,以姬氏染液或瑞氏染液染色后镜检,应在发作开始(恶性疟)或发作后数小时至10小时(间日疟、三日疟)采血厚血膜涂片在处理过程中原虫皱缩,变形,而且红细胞已经溶解,鉴别有困难,但原虫较集中,易被发现,熟识其形态特征后可提高检出率,常用于流行病[详细]
-
2015/2/14
按蚊都是在夜间活动
所以,房屋应注意通风光亮,保持清洁干燥,房屋周围的杂草必须铲除,使蚊子无处藏身;安装纱窗、纱门,防止蚊子飞入室内;使用蚊帐、蚊香或驱蚊器,以驱蚊避蚊;晚上工作时,还可将身体的暴露部分涂上防蚊油,以防蚊虫叮咬一般来说,人体对疟原虫缺乏有效的抵抗力,得过疟疾的人虽然可获得某种程度的免疫力,但仍可再次感染,尤其儿童、孕妇及非疟疾流行区的人对疟原虫更易感染现在,人口流动频繁,如旅游、出差,到沿海地区“打工[详细]
-
2015/2/7
恶性疟由恶性疟原虫引起
发热期虽有高热,但仍四肢冰冷概述2. 发作周期间日疟和卵形疟为隔日发作一次,三日疟每隔2日发作一次,恶性疟的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弛张型小儿年龄越小,症状越无定型,到5~6 岁以后表现和成人疟疾相似1. 除贫血外,白细胞总数减少4. 恶性疟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病情凶险除寒战、高热外,根据疟原虫侵犯部位临床可分为脑型( 表现为剧烈头痛、躁动不安、昏迷、谵妄、惊厥、瘫痪、反射亢进、脑膜刺激征和脑病),胃肠型([详细]
-
2015/2/4
血片中不一定能找到疟原虫
这种贫血不同于一般感染、炎症时发生的较为缓慢的贫血黑热尿:恶性疟疾病例如发生特别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出现严重的血红蛋白尿,尿色棕黑,所以叫“黑热尿”好发于非洲地区起病时患者有寒战、高热,并出现各种血管内大量溶血的表现,如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出现血红蛋白尿血液中血红蛋白迅速降低,以致数小时内即可出现严重贫血血片中不一定能找到疟原虫,可能由于寄生虫的红细胞已大部分被破坏血片中可见到幼稚红细胞和中幼[详细]
-
2015/1/26
假药的剂量达不到最佳疗效
尽管许多热带病专家发出了警告,这一问题却愈演愈烈。据来自牛津大学的保罗·牛顿博士和老挝万象的mahosot医院进行的调查,在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和泰缅边界,高达52%的抽样调查疟疾药为假药。假药的剂量达不到最佳疗效,从而导致疟疾对青蒿琥酯产生抗药性。过去十年中,这些假药的出现引起了热带病专家的警觉,并对合法制造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青蒿琥酯片主要由中国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制药等公司生产。在[详细]
-
2015/1/19
由于疟疾常出现抽搐昏迷
疟疾的表现,早期有低热、乏力、畏寒、全身酸痛、消化不良和失眠等表现大约2周左右病儿出现典型症状,先为感觉寒冷,然后出现全身发抖,关节及肌肉酸痛,脸色发白,皮肤发绀,常有抽搐,脉搏细数,伴有恶心呕吐等,寒战过后病儿出现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到39℃~41℃,面红耳热,双眼充血,头痛,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患儿常出现言语杂乱,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甚至昏迷、抽搐,经过1~8小时进入退热期,小儿全身大汗淋漓,[详细]
-
2015/1/17
南非开普敦大学的科学家宣布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病人感染疟疾寄生虫后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并伴有高热和大量出汗现象,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死亡这种草药生长于南非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由于这种草药被当地土著居民用来治疗胃痛和胆囊炎而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开普敦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模拟当地土著居民的做法将这种草药做成冲剂,然后将其放入到人工培养的含有疟疾寄生虫的血液制品中,48小时后,科学家们惊奇的发现,这种冲剂对根除疟疾寄生虫[详细]
-
2015/1/6
临床以骤起寒战高热腰痛酱油色尿排尿刺痛感
1.脑型 最常见。其特点:①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5天后出现,少数突然晕倒起病;②剧烈头痛,恶心呕吐;③意识障碍,可烦燥不安,进而嗜睡,昏迷;④抽搐,半数患者可发生,儿童更多;⑤如治疗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衰竭;⑥查体有脾大,2/3的患者在出现昏迷时肝脾已肿大;贫血、黄疸、皮肤出血点均可见;神经系统检查,脑膜刺激征阳性,可出现病理反射;⑦实验室检查:血涂片可查见疟原虫。腰椎穿刺脑脊[详细]
-
2014/12/25
genzyme说
两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公布了他们实验性疟疾疫苗在动物研究中的阳性结果全世界约有3~5亿人患疟疾,每年死亡100多万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但耐杀虫剂的蚊子与耐抗疟药的疟原虫株使治疗越来越困难cel-sci在与海军医学研究中心的合作研究与开发协议中用其leaps(配体表位抗原提呈系统)技术开发该疫苗leaps结构含有小鼠疟疾肽抗原与t细胞结合配体,它能保护62~70%的异系,cd-1小鼠不得啮齿动物疟疾[详细]
-
2014/12/21
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
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治疗疟疾应采用抗疟原虫药物,如氯喹、奎宁、青蒿素等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详细]
-
2014/12/19
近年来发展的新方法
预防措施有:蚊媒防制,药物预防或疫苗预防疟疾病原学检查:从患者周围血液中检出疟原虫,是疟疾确诊的依据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疟原虫抗体,已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近年来发展的新方法,如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病人血中的疟原虫抗原,dna探针检测疟原虫的核酸,或pcr法扩增少量疟原虫的dna,以提高检出率等均取得一定的成绩辅助检查:一般从受检者耳垂或指尖采血作薄血膜和厚血膜涂片,以姬氏染液或瑞氏染液染色后镜[详细]
-
2014/12/17
据英国媒体报道
而此前的疟疾疫苗仅能在疟原虫进入细胞之前发起攻击疟疾是一种严重传染病,由携带疟原虫的蚊子传染,每年全世界有多达200万人死于此病虽然各国科学家研究出了多种抗疟药物,但气候变化、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等因素给控制疟疾的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在英国志愿者身上进行的试验表明,新疫苗确实能预防疟疾科学家预期在冈比亚的试验也能成功他们表示,有效的疫苗才是阻止疟疾蔓延的根本之道据英国媒体报道,牛津大学医学系的亚德里安·[详细]
-
2014/12/6
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驱症状疟疾,疟疾(打摆子)
分为三期(2)其它新药:磷酸咯啶,磷酸咯萘啶3.出汗期: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约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3.防止复发和传播1.控制发作2.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氯喹对有抗性者应选用甲氯喹、青蒿素或联合用药2.发热期: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紫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潜伏期:从人体[详细]
-
2014/12/4
疟疾常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疟疾,什么是疟疾?
感染后初期的病症包括周期性发热的发冷、并有头痛、肌肉痛和疲倦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疟原虫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严重的疾病,疟蚊主要在黄昏至日出期间叮咬病症可能在被疟蚊叮咬后6——8天出现,或延迟至离开疟疾疫区数月后才发生,及早的诊断是最为严重,延误可以引起严重的后果疟疾常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近年来情况在很多地区都有恶化的迹象广东哪治白癜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