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立秋的私语和遐想
立秋的私语和遐想
立秋的私语和遐想
刚才又啃了一大块西瓜,已经是继下午拿勺子掏了半个大西瓜之后的又一顿西瓜餐。汁水甜美,口感沙滑,属于上等的西瓜。今年雨水多,据说很多西瓜地被洪水泡了,在东南形胜的南京吃到甜爽的西瓜也算美事。况且价格让我在街头水果店砍到1.3元,已经是水果店里能买到的便宜瓜了。一般价格在1.5-2元。以前我在新疆的时候,吃西瓜都是论麻袋称的。当然20年前新疆的物价便宜至极,新疆水果不但味甜,价格便宜到你无法想象,那时西瓜一公斤只有1角钱。换算成论斤只有0.05元。而现在在南京要2-3元一斤,翻了40-60倍。
今天立秋,按照传统要啃西瓜,就像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一样。我就在寻思为何要啃西瓜。这个时令别的说过也很多,桃子、梨子葡萄等等。为何要强调西瓜?
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我还是用中国阴阳五行八卦来剖析为何立秋“啃西瓜”,而不是“啃北瓜”?
“西”方位和秋季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金水木土火”五行中对应金,东对应着木和春季。所以秋天也称之为金秋时节,金和秋以及方位西在中国五行来看,都是内涵一致和统一的。那么西瓜也可称之为金瓜或秋瓜,只不过人们不这么去喊,但实际上可以去这么理解。既然西瓜代表着丰收的秋季果实累累,亦如沉甸甸的大西瓜一样,因此,啃西瓜用来比拟和象征人们开始吃进春华秋实的果实了,期盼着丰收和收获拉。因此,啃西瓜就有一种别样的期待和喜悦在大快朵颐之中了。而红红的瓜瓤给人一种红火的升腾感,就像陕北农民腰间缠绕的红绳一样舞动,让人心动不已。红色总是乡土气息中最热烈、最灵动和最富有生机的一种色彩。红盖头、红肚兜、红头绳无不让人浮想联翩而又充满期待。包括红土地、红高粱、红苹果等等,中国人就喜欢红。旧风俗就连洞房花烛夜也要用见红来瞩望新生和日后红火。红瓜瓤恰好满足了华夏民族对红色的心理图腾需要。而且,西瓜圆润饱满,果实丰厚,能让大家其乐融融地一起乐享,炎炎夏日又能给人以清凉和舒爽,实在是找不出更好地既能满足国人崇尚丰收的心理需要,又能消夏解渴、赏心悦目到如此境界的水果,非西瓜舍我其谁?
而且中国有成语叫做瓜田李下。可见瓜总是容易招蜂引蝶。所以有瓜葛之说。因为瓜讨人爱呀,所以纠葛多,容易惹祸上身。所以古人瓜地是一定要看护的,不防贼也要防兽,鲁迅的小说《闰土》中就以第一人称描写了自己和闰土小时候在瓜地里捉猹的动人经历,那偷瓜的猹从裆下一溜烟跑了。所以,瓜也与寡同音,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总之,瓜地事多,寡妇门前是非多。
人们喜欢西瓜,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西瓜也是瓜瓞绵绵,代表了子孙后代兴旺昌盛的寓意。看着瓜地里一个个瓜蛋子满地爬、到处滚的样子,那能增加一种别样的大丰收喜悦感和满足感。而且西瓜也委实争气,果实接了一茬又一茬,真个是沉甸甸的金秋收获。还有个成语—顺藤摸瓜,也让人心生喜悦,可见,瓜尤其是西瓜,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总能带给焦渴的人们一种踏实的丰盈感和满足感,这就是红红的、沉沉的大西瓜的魅力所在。秋高气爽之时,不啃你泻火才怪?中国人真是太有才了,普普通通的啃西瓜,原来还有这么深奥的玄机。再进一步想,中国为何没有北瓜?我考虑原因如下:一是自古以来,北边以来边患频仍,凡是向着北边游牧民族的地区少有种瓜的,因为不现实,粮食是第一位的,打仗需要,其次才是吃瓜,吃瓜是更高层次的农作物。所以三国演义出现了望梅止渴,而么有出现望瓜止渴。二是从阴阳五行来看,北对应着冬季,乃冬藏的季节,这时候也几乎无瓜可摘。只有腊梅可赏。在这个季节一定要找出一种北瓜,显然牵强附会。今天立秋,你啃秋了么?:公益国学弘扬者,走读诗书,行吟闹市,游学天下,蜗居金陵,好读书,至半止,神交古人,以文会友,文作散见各类报刊。常年在南京办读书会。
立秋,先立思想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治白癜风重庆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