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防止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4月26
防止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4月26
京东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590174.html<
年4月26日是第15个“全国疟疾日”,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是:“防止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
一、全国疟疾日由来
世界疟疾日由世界卫生大会在年5月第六十届会议上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年4月25日为首个世界疟疾日。原卫生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决定将每年4月26日作为“全国疟疾日”。
二、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人体后而感染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通常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子”。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体后,把疟原虫注入人体,10-20天后就会发病。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发病时主要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三、目前疟疾的疾病负担
经过70年的努力,年,在连续4年本土病例零的情况下,中国得到了世卫组织消除疟疾的官方认证——对于一个在上世纪40年代每年报告万例疟疾病例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显著的成就。中国是30多年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第一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该区域其他取得这一地位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年)、新加坡(年)和文莱达鲁萨兰国(年)。
但与之相比,根据世卫组织最新的《世界疟疾报告》,年全世界估计有2.41亿疟疾病例,62.7万人死于疟疾。这比前一年增加了大约万例病例,增加了例死亡。新增死亡人数(人)中约有三分之二与COVID-19大流行期间疟疾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中断有关。
四、疟疾防治宣传核心信息
1.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发病的典型症状是发冷、发热和出汗。
2.疟疾通过蚊子叮咬或者输血传播,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蚊灭蚊,禁止疟疾患者献血。
3.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做好个人防护准备。
4.重症疟疾会危及生命,去疟疾流行区旅行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入境和就医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
5.医务人员要做好疟疾的监测:①对从非洲、中南美洲、东南亚各国返回,且有发热症状的患者要警惕疟疾。②发现疟疾病例要依法报告。
6.疟疾患者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用抗疟药。
五、如何预防疟疾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在疟疾流行地区,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去过流行地区出现发热症状要主动告诉医生外出旅行史等。
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
原标题:《“防止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4月26日第15个“全国疟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