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



点击下方

播放按钮

听《国士无双》广播剧

“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的问题。”面对所有人的质疑,屠呦呦坚定地说。年6月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在人民大会堂获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她在抗疟药物研发的道路上,

默默耕耘了40多个春秋,

青蒿素的研发,

更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

患病人员会出现

冷热交替,肌肉疼痛的症状。

我国古籍《黄帝内经》

就曾有过类似的记载。

20世纪60年代,

疟疾开始产生抗药性,

奎宁等特效药逐渐失去效果。

每年大概有数亿人感染,

上百万人死亡。

因此,很多国家

都在寻找抗疟新药,

但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

年1月,我国决定进行“”抗疟药物研究,并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为了完成研究工作,让人们不再遭受疟疾的折磨,屠呦呦不得不把女儿托付给自己的父母照顾。让屠呦呦没想到的是,这一别就是几年时间。当时,很多国家对抗疟药物的研究都陷入了瓶颈。屠呦呦决定另辟蹊径,从本草研究入手。

凭借着扎实的中西医知识,

她走访名医,

收集整理历代医籍,

仅用3个月的时间,

就从多个药方中,

编撰了载有种药方的

《疟疾单秘验方集》等资料。

并先后进行了多次实验,

确定了以中药

青蒿为主的研究方向。

可怎么把青蒿里面的有效物质提取出来?成为了屠呦呦面临的首要问题。“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她在读到中国古医书《肘后备急方》中的描述后,恍然大悟。“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素”的方法瞬间出现在脑海中。由于当时条件简陋,他们只好用大缸做实验容器,虽然整个实验室都弥漫着刺鼻的乙醚味道,但他们并没有任何退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顺利提取到了青蒿素,而付出的代价是,参与提取的实验人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屠呦呦更是患上了中毒性肝炎,不得不住院治疗。结果住院没几天,屠呦呦怕耽误实验进度,不顾医生劝阻,再次向抗疟药物发起了“进攻”。动物实验成功了,但还很难判断对人体是否有危害。只见这时,屠呦呦举手请求以身试药,验证青蒿素在人体的效果。没错!在这关系无数人性命的问题上,屠呦呦展现出了果敢与勇气。受到屠呦呦的影响,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愿意一起参与试药。万幸的是,屠呦呦获胜了。她用青蒿素成功打败了疟疾,完成了国家交给自己的任务。研究成功了,可是女儿却对自己生疏了。在见到女儿时,却被女儿当作陌生人看待,始终不敢上前相认。如果让屠呦呦重新选择,她应该还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她曾说过,“中国科技工作者肩负着振兴中华的时代使命,奉献于祖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本土中国人。屠呦呦的科研人生,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舍小家为大家”,什么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始终是屠呦呦的人生追求,如今90多岁的屠呦呦依然主持着青蒿素的研究,并致力于创造新成果,造福于人类健康。

出品人:殷皓、庞晓东

策划:齐欣

制片人:叶菲菲

统筹:王霞

宣推:胡杨

本集编剧:李一、徐燕

制作:王瑞楠

演播:亚楠、王新宅

出品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

制作单位:北京盛世传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点击下方名片,聆听《国士无双》点亮,向国士致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zz/21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