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万物皆可发,我们还能吃点啥
万物皆可发,我们还能吃点啥
白癜风在线咨询专家 http://www.tlmymy.com/ 来源:杨庆闲弹医迹江湖
“哎呀,这个是发物,千万不能吃!”
这句话是否曾千百次在你耳边响起?当你感冒的时候,“鸡蛋是发物哦,不能吃哈,吃了感冒要加重。”当你受伤的时候,“我现在炒菜都不敢放酱油,因为它是发物,吃了伤口要发黑。”甚至寒冬天你想去吃锅羊肉,都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你,“莫去莫去,羊肉是发物,吃了你要遭长满脸的籽籽(痘痘)。”......“发物”,这个令华夏厨娘伤透脑筋、让中国吃货望而却步的神秘食物,它究竟是何方神圣?
发物,源自中国古代,盛行于民间,虽无荤素之别,无种类之分,但长久以来却饱受争议。
有人说,光是听到发物就觉得浑身发痒,虽不知它有何科学根据,但就是莫名地信服,因为生活中若对它稍有“忤逆”,身体将会付出惨痛代价。
但也有人怀疑,发物是心理作祟,是“伪科学”!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发物!
那些信奉发物的人纯粹是在“无中生有、暗度陈仓、凭空想象、凭空捏造...”
那这个神奇的发物在医学上到底有没有专业说法?
在中医学中,发物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重视。
中医古籍中早有关于发物的大量记述,例如《本草纲目》所说:“羊肉大热、热病及天行病,疟疾后,食之必发热致危”。
又如《随息居饮食谱》中:鹅“动风发疮”;鸡“多食生热、动风”;胡椒“动火”;黑大豆“性滞壅气”(吃了肚子胀气);荞麦“发痼疾”(吃了会生治不好的慢性病)。
中医上的发物,是指能“助邪发病”的食物,因为具有加重疾病变化的特点,所以要忌口。
根据不同性能,发物被分为以下几大类:
1
发热之物,如姜、花椒、羊肉、狗肉等;
2
发风之物,如虾、蟹、香椿芽等;
3
发湿滞之物,如饴糖、糯米、芡实、大麦、小麦等所制食品,以及各类豆制品、荤油、肥肉、油煎炸食品、乳制品等;
4
发冷积之物,如大量的生蔬菜和水果等生冷食物;
5
腌腊的发物,如咸菜、糟肉、火腿、腊肉和香肠等。
看到这里,吃货们控制不住的泪水从嘴角流了下来:万物皆可发,我们还能吃点啥?
还是信西医吧,毕竟西医上没得发物的说法,想吃啥就吃啥,不用忌口。
虽说发物没有得到西医的官方“盖章”,但从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角度出发,也可以解释中医所说的发物到底是些什么食物。
1过敏食物
代表:海鲜大军报到
麻辣龙虾、清蒸螃蟹、蒜蓉花甲、碳烤生蚝......全都是人间美味。有人大大快朵颐,有人却备受煎熬。
因鱼虾蟹类含有组织胺,组织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扩张、充血、血浆渗出、水肿、腺体分泌亢进及嗜酸性白细胞增高等,从而导致机体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诱发皮肤痒、肿痛、发红、长籽籽等,少部分人还可能会拉肚子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
此外,像花生、大豆、甲壳类、牛奶、小麦、鸡蛋等这类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占据了发物的半壁江山。
2
辛辣刺激食物
代表:川妹子最爱的辣椒
虽然辛辣发物包括了辣椒、花椒、韭菜、大蒜等众多食物,但辣椒以其千年背锅之名,妥妥的C位出道。
便秘是因为辣椒上火,拉肚子是因为辣椒刺激;吃了辣椒感冒会加重,长痘更不用说了,谁叫你要吃麻辣火锅啊?
因为辣椒、姜蒜等食物会刺激肠胃,产生肠胃不适,加重消化道溃疡,且刺激物质直接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使原有的炎性感染病灶,引起炎症扩散、疗毒走黄,导致原有的皮肤病(如痤疮、皮疹等)病情延缓或加重。
3
高嘌呤食物
代表:海鲜大军再次集合
海鲜、动物内脏、大豆制品等食物,含有较高的嘌呤成分,痛风患者如果摄入过多,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加重病情。
4
高胆固醇食物
代表:猪脑
奶油、猪脑、郡肝鸭肠等等,别看美味无比,其实它们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成分,有可能会加重高胆固醇败血症及肝脏类疾病。
其实中医也好,西医也罢,发物都有存在的价值,应当予以重视。尤其是在身体受损时,对待发物更要思虑周全,小心谨慎。
例如刚刚做完某个手术,就会被告诫不能吃辣椒、酱油或者糖等发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手术本身作为一种创伤,影响伤口愈合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血糖水平、感染情况、局部血液循环、以及心理状况等,有一些食物会引起血糖升高(如高淀粉),感染加重(如高糖),或者引起局部血液加快(如过辣)等,很可能对病情不利。
因此,在术后头几天,应严格按照医生建议选择食物。出院回家后,还应循序渐进地摄入富含蛋白的食物,如牛羊肉、鱼虾、蛋、奶等,有利于伤口愈合恢复。
再比如有些人认为,很多发物会促使肿瘤长大,因此肿瘤病人应严格控制饮食,最好只食清淡小粥。这种说法显然有些偏激,但我们对于肿瘤病人的饮食,不可不重视。
如手术治疗后或化疗中的病人,多气血不足、肠胃功能差,便不宜进食糯米、油炸或过于肥甘难于消化的食物;对作头颈部放射治疗的病人,多口感舌燥、咽喉肿痛,不宜进食辣椒、花椒等香燥之物;食管癌病人不宜进食干硬粗涩的食物......
总而言之,对于病人而言,遵循医嘱、因人制宜地、有选择性地科学饮食最为重要。
发物延续千年,已成为中国特色医疗饮食中的一部分,它也许还没有严谨系统的科学理论来支撑,但决不能被一刀切地划定为迷信。
所以那些关于“发物不能吃”的唠叨,其实饱含着关心、爱护及珍重,我们不妨宽容地看它,科学地信它。
参考文献:[1]王竞.浅谈“发物”与疾病治疗[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9(01):75.[2]先国民,梅治家,谢名英.试论肿瘤病人的忌口问题——附例临床调查分析[J].华西医讯,(01):54-56.[3]马瑛.谈谈“忌口”与“发物”[J].中医健康养生,(08):35-36.热门推荐
版权声明注:本文为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