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军队群发疟疾是惨败的前奏,竟有50以上
军队群发疟疾是惨败的前奏,竟有50以上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历史上许多军队都深受疟疾之害。这种由蚊子传播的感染会引起发热、昏迷症状,有时甚至致死。事实上,印度当代疟疾专家卡基拉亚(B.S.Kakkilaya)医生表示,大量军事史都不过是对疟疾带来影响的研究。从古至今,无论是驻防军还是出征军,都不得不与这种致命的疾病斗争。军队群发疟疾是惨败的前奏,竟有50%以上减员,军事史就是抗虐史。
美军阿富汗战争
据记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theGreat)可能就死于疟疾。历史学家曾怀疑,这位年仅33岁的征服者在马其顿王国最鼎盛之时,在从马其顿出发,途经埃及、波斯,最后进入西印度的长征中感染了疟疾。
死于疟疾的亚历山大大帝
疟疾撼动了希腊和罗马的历史。不少于三位罗马未来领袖都是疟疾的受害者。匈奴王阿提拉(AttilatheHun)的军队在进军没落的罗马帝国时,因感染疟疾全军覆没。巴尔巴罗萨(德意志国王腓特烈一世)的军队也有着同样惨烈的命运。受害者还包括公元年贝利撒留(东罗马帝国将军)的军队。甚至连在公元年大胜罗马的西哥特统治者阿拉里克(Alaric),也在胜利后几天的时间里就因疟疾暴死。
几个世纪后,当英国军队镇压美国革命时,依然难逃疟疾的厄运。整团整团的士兵感染疟疾,那些南方殖民地的军队情况尤为严重。事实上,有人认为疟疾帮助减弱了约克镇红衫军的防守能力,使得美国的胜利从此成为可能。意识到疟疾对军队构成极大的威胁后,大陆会议(theContinentalCongress)花费了当时被视作巨款的万美元(年)来采购疟疾预防药物奎宁,之后便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五十年后,美国内战的万美军士兵败在了疟疾面前,据推测,战争期间每年有近一半的美军士兵感染疟疾。
美国内战
年,一支英国部队被派遣与法国作战,战场是在蚊虫猖獗的潮湿的低地国家区域(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最终迫于疟疾的原因而停战。超过3.9万人登陆瓦尔赫伦岛,其中四分之一感染了疟疾。
疟疾导致瓦尔赫伦岛战争休战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中东以及热带地区的作战军队,也都不得不同时与疟疾作斗争。
二战时期,美日两军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战斗可谓惨烈。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疟疾。美国的 将军曾对此发过牢骚:“我的士兵1/3得了疟疾,1/3在照顾疟疾患者,只有1/3能战斗。”事实上, 能有1/3士兵作战就不错了,毕竟当时美军士兵还有一些药物来治疗疟疾。
二战东南亚丛林之战
反观我国历史上和疟疾相关的战争,就没这么好运了。在没有有效药物的情况下,军队一旦遭遇疟疾,可以说是不战而败。据史书记载,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孟获;元朝大德年出征滇南;还有清乾隆年间数度进击缅甸都因疟疾而失败,有时竟会“及至未战,士卒死者十已七八”。
疟疾由蚊子传播
时至今日,世界上每年还有66万人死于疟疾,疟疾依然是军队的极大困扰,尤其是身处非洲、阿富汗和伊拉克地区的军队。
每日分享居家生活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