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疟疾手足口病流感helliph
疟疾手足口病流感helliph
初夏
那是一个潮湿闷热的午夜
TA轻轻在我耳边吟唱
说喜欢我很久了
我羞涩地低下头
TA拿出一个粉色包包说要送我
……
一觉醒来
疾控君发现手上多了两个“包”
红肿·瘙痒!
6月,腾冲市处于龙舟水活跃期
天气主要以“高温多雨”为主
伴随而来的公共疫情风险有所增加
各位盆友
请特别注意预防这些疾病
6月重点预防
疟疾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俗称“打摆子”),高发期在8~10月份,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症状
典型症状为周期性规律发作的发冷发抖、高热、多汗(冷抖热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非典型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容易误诊为感冒。
疟疾治疗有缅甸、非洲、贵州、海南、安徽等疟疾流行区居住、旅游、工作史,出现周期性发热、出汗、寒战等疟疾疑似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日常护理(1)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2)要注意水分的补给,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3)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物降温;凶险发热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4)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
饮食调理给于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的食物,注意补充水分。久疟要注意休息,加强饮食调补,如多进食瘦肉、猪肝、桂圆、红枣等。
预防方法
疟疾没有疫苗
服用预防药有一定作用
但重点在于预防。
想要预防疟疾,
做好这3件事非常重要!
1.清积水
花盆的底碟、饮水机的水盘等容易积水的地方,及时清理积水。水培植物应3-5天换一次水,同时冲洗植物根部,以防蚊卵粘在上面继续繁殖.对于一些无法清除的积水,如车库积水井、水养植物等,可以采取投入杀虫缓释剂的办法,可在15天左右的时间内起到持续性灭杀蚊卵的作用。
2.灭成蚊
室内成蚊采用灭蚊拍或喷雾剂、熏蚊片烟熏等方式实施消杀
3.防叮咬
在家中:
?家中可利用纱门、纱窗和蚊帐进行物理隔离,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孕妇和婴儿等人群的情况下。
?使用经毒理学检验合格的蚊香类产品杀灭蚊虫。使用蚊香时要保持室内适度通风。婴幼儿、孕妇、体弱和过敏体质的人,尽量避免使用蚊香。
在户外:
?户外活动时,最好穿着长袖衣裤。
?别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过久。
?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防蚊水;小孩要特别注意,如果皮肤过敏则应立即停止使用。
?外出至疟疾高发区时到疾控中心领取预防药。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成人偶会发病。聚集性疫情多见于托幼机构。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种类较多,儿童可多次感染发病。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溃疡。绝大多数表现为轻症,一般7-10天自愈。少数病例可出现手足发凉,易惊、肢体抖动、抽搐、肌无力重症表现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出现呼吸困难、咳血性痰、血压下降,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托幼机构、福利院等集体单位可以这么做:
?做好晨检、午检和因病缺课追踪,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增多时应及时报告疾控部门;
?做好病例的居家隔离治疗,症状消失后一周方可返园/校;
?疫情发生后,应及时做好居室通风和消毒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根据疾控部门提出的防控建议,切实落实停课(10天)措施;
?指导、教育儿童/老师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长可以这么做:
一“少”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家长应该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二“勤”
勤洗手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勤洗手”,孩子和家长都应该在外出后、饭前便后、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尽快使用流动水洗手。除了预防手足口病,经常洗手还可预防各种消化道疾病。
很多家长带孩子外出都喜欢带湿纸巾,在饭前或出入公共场所后,随时拿来擦手。但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消毒湿巾多含季铵盐和酒精,这些消毒剂对肠道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差,仅建议在没有洗手设施的情况下使用。
勤健身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促进孩子生长发育,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此外,还应注意合理搭配孩子膳食营养,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
三“尽早”
EV71疫苗尽早接种
目前国产的EV71灭活疫苗已经上市,适用于6月龄-5岁的儿童,可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减少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由于手足口病在5岁以下儿童中多见,发病高峰在1-2岁,因此建议尽早接种,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的接种。
轻症病例尽早就医
手足口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如果在发现孩子出现类似症状后及时就医,一方面可以尽早治疗避免患儿症状加重;一方面也可以尽早隔离,避免疫情在幼托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中的扩散。
重症病例尽早发现
临床上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微,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少数患者可能会累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并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这时候就容易出现死亡病例。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以下特征,尤其是对于小于3岁的孩子,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
得了手足口病也别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