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省委省政府印发健康山东2030规
省委省政府印发健康山东2030规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健康山东”规划纲要》,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健康山东”规划纲要》内容如下: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建设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健康山东建设,切实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纲要。
第一篇 规划背景
第一章 健康形势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将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先后开展了两轮“健康山东行动”,以健康为导向的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医疗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城乡融合发展,健康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截至年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7万所,拥有床位54.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64.3万人,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5.45张、2.46人、2.70人。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5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4.53‰、5.58‰、12.62/10万,主要健康指标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居全国前列。
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为人民群众健康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对维护和促进健康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我省老龄人口总量居全国首位,健康服务需求旺盛;结核、乙肝等重点传染病发病数量依然较多,新发传染病传播风险依然严峻;慢性病上升趋势明显,导致的疾病负担日趋加重,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占居民死因构成的75%;居民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精神障碍导致的社会问题凸显;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中的健康危险因素比较复杂,职业安全、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叠加;人群整体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异较大;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优质资源不突出,健康领域内部发展的整体性和均衡性、健康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有待增强;以健康为导向的公共政策还不完善,大健康格局尚未形成。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健康需求日益增长,迫切需要倡导以大健康理念引领全民健康生活,在更全方位、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统筹健康山东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全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
第二章 发展机遇
未来15年,是推进健康山东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卫生与健康事业空前重视,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基础性地位更为凸显;全面深化改革,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社会力量更为广泛地参与健康领域,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越来越被广泛认同,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环境不断趋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卫生与健康事业正成为助推实现“双中高”的新引擎和新动力;健康与其他行业加速融合,健康领域科技不断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给健康山东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空间和更强劲动力;通过两轮“健康山东行动”的实践,逐步构建起了“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健康推进机制,成为推动健康山东建设的重要经验。因此,必须全面贯彻“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抢抓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健康山东建设,为奋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第二篇 总体战略
第三章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着眼“健康事业、健康产业”两翼互动,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营造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健全健康支撑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公众参与的健康服务体系,形成有利于健康的体制机制、经济发展方式、社会治理模式、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为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的任务目标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健康优先,融入所有政策。把增进人民健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围绕影响我省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制约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以及群众最迫切的健康需求,
补齐短板,深化改革,全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高效、绿色、集约发展。
——坚持公平公正,促进均衡发展。坚持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益性,以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地方、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重点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北京哪治女性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