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世界防治疟疾日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世界防治疟疾日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全国疟疾日
年4月25日是第10届世界防治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使疟疾得到永远控制”。年4月26日是第10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疟疾,俗称“打摆子”、“瘴气”、“冷热病”,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疟疾已经不常见了,但是这种病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等地还是很多的,我国云南边境地区也有疟疾流行。在回国人员中,留学生、企业家、工程师和劳务人员都有得疟疾的!
一、疟疾的传染源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
二、疟疾是怎样传播的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叮刺吸人患者或带虫者的血后,再叮刺吸人正常人的血时,就将疟原虫传给后者。
疟疾的流行与当地的温度、雨量是否适合蚊虫和疟原虫的发育、繁殖关系密切。疟疾流行的季节往往气候温暧、雨量较多,蚊虫能大量繁殖。
非疟疾流行区的人对疟疾抵抗力弱,当进人流行区时易感染疟疾。流行区的患者或带虫者进人非流行区时易传播疟疾。所以,人口流动容易造成疟疾的传播。
另外还可因胎盘受损或在分娩过程中,患疟疾或带疟原虫的母体的血污染贻儿伤口,由母体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疟疾,也可经输血传播。
三、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和呕吐,通常在蚊子叮咬后10-15天显现。如不治疗,疟疾可能中断对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的供血,从而迅速威胁生命。在世界许多地区,这种寄生虫已经对一些疟疾药物具有耐药性。
疟疾的特定危险人群包括:
在稳定传播区中尚未形成对最严重疟疾形式免疫力的幼童;
无免疫力的孕妇。疟疾导致高流产率,并可导致孕产妇死亡;
高传播区中具有半免疫力的孕妇。疟疾可以导致流产和低出生体重,尤其在第一次怀孕和第二次怀孕期间;
在稳定传播区中具有半免疫力的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在各次怀孕中均面临风险。胎儿已感染疟疾的妇女将艾滋病毒传给新生儿的风险也较高;
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
来自无疟疾流行地区的国际旅客由于缺乏免疫力而面临风险;
现居住在无疟疾区的源自流行区的移民及其子女,在回原籍国探亲访友时,因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减退,也面临类似风险。
四、控制疟疾的重要干预措施包括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
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或长效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从国外疟疾流行区返回的人员,如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主动向口岸检验检疫人员申报,以便得到及时救治。回国后1个月内,如出现发冷、发热、头痛等症状,医院就诊,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出国史,便于医护人员排查疟疾。肥城市卫生计生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