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药师答疑怎样安全合理用药

药师答疑怎样安全合理用药



夏小燕,中国药科大学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管药师,执业药师。

医院药学工作16年。熟悉药理、药剂、药品管理及药事相关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为病人、医务人员及社会公众提供准确的药品信息、专业的用药指导和用药教育,提高了病人用药的依从性,保障了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

参与建立“微药师”网络药学服务平台,是该平台的核心管理人员之一。

参与南充市科学技术与知识产权局科研课题《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管理体恤的构建和实施》的研究。发表专业论文15篇。

专业方向:医院药品的合理应用与管理。

胶囊内的药粉可以倒出来服用吗?

胶囊剂是将药物分装于胶囊中而制成的一种制剂,胶囊剂不仅整洁、美观、容易吞服,而且有消除异味、减少刺激、提高药物稳定性的作用,也可以制成缓释、控释、肠溶,避免胃液破坏等等,因此一般胶囊剂不能打开服用,一定要整个吞服。

特别是肠溶胶囊、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必须整个吞服,因为这些制剂必须在体内的特殊部位释放、吸收。有些胶囊如果服用时把胶囊打开,把药物倒出来,可致病人难以接受药味,会影响某些药物的疗效,还可能产生一些不必要的不良反应,例如对胃的刺激性增大。因此只有那些无异味、稳定、无刺激性的药物胶囊可以打开胶囊,分剂量服用。能否打开胶囊服用最好是咨询药剂师后处理。

如何正确使用散剂

散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有内服散剂,也有外用散剂。内服散剂较适用于小儿,便于调整剂量,以消化道用药为多,服用时应加适量水润湿或制成稀糊状后服用,以便起到消化道黏膜保护作用,如蒙脱石散剂。外用散剂可以起到保护、吸收分泌物、促进凝血和愈合的作用,一般直接撒布在患处即可。

为什么有的药首次剂量应加倍

为使某些药物迅速达到有效浓度,及时而有效地抑制病原体,常常在第一剂要给予加倍量。常用的药物有磺胺类、氯喹等。这种用量方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1、取决于药物的作用方式:如磺胺类是通过与细菌代谢物----对氨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的形成,最终影响细菌的核蛋白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而对氨苯甲酸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亲和力远较磺胺类药强,对氨苯甲酸的浓度等于磺胺药浓度的1/~1/时,即可对抗磺胺药的抑菌作用。所以,在服用磺胺类药时,必须使机体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大大超过对氨苯甲酸浓度,才能充分发挥抑菌作用。因此,首次用量加倍,以便使血中药物迅速升高至有效抑菌浓度。

2、取决于药物分布的特殊性:如氯喹口服吸收后,能较多地与组织蛋白结合,大量沉积在内脏组织中,在肝、脾、肾、肺中的浓度高于血浆达~倍。为了使氯喹能迅速控制疟疾症状,必须加快其血浓度上升的速度,以便及时抑制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因此,在开始治疗时,应给予加倍量(或称突击量),使药物在组织中迅速达到饱和,从而可使血浓度较快上升,达到并超过有效水平。常用磷酸氯喹的首次剂量应是1克,第二天、第三天各为0.5克。

口服药物用什么送服最好

服药时,有人喜欢用牛奶、茶水或饮料送服,其实,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因为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及铁、磷等无机盐类物质,它们可与某些中药中的黄酮、有机酸等化学成分发生作用而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西药中也存在相似的情况,如四环素等可与钙、铁结合成络合物使药物的吸收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对某些药物的吸收也有一定的影响。

茶水中含有鞣酸、咖啡因和茶碱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部分可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饮料(包括汽水、果汁、果茶等)的主要成分是糖、有机酸(如枸橼酸、维生素C、苯甲酸、硫酸氢钠、鞣质、香精)等。这些成分如与药物混合在一起,不仅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而且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和溶化,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饮用酸性饮料可使尿液酸化,酸性饮料如雪碧(含枸橼酸)、桔子水(含维生素C)、乐百氏奶饮料(含柠檬酸、乳酸、山梨酸)与磺胺类药物同服,可使磺胺类药物的溶解度降低,在酸性尿中易于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闭等不良反应。与碱性药物同服如氨茶碱、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改变药物成分,从而影响药物疗效。

因此,最佳送服药物的载体是水。

服药时为何要多喝水

固体药物一般难以直接吞咽,常常需要用饮水将药物送入胃中,但有些人一口水把药送下,多一口都不喝,还有个别病人干脆用唾液把药送下,连一口水都不喝,殊不知这样也能造成危害。据临床医学观察发生,食管炎的发生多因服药后只饮少量水或不饮水所造成的,尤其是卧床者居多。服刺激性的药物干吞药片后,胃中没有足够的水分稀释,局部浓度太高会刺激胃部,致胃部溃疡;服磺胺类的药物少喝了水,致其在尿道析出结晶;发烧时服用APC等退烧药时,少喝水既不利于发汗降温,还会因流汗过多而引起虚脱。

服药时增加饮水量,不仅加速毒素的排除,降低由高热引起的体温升高,有利于疾病康复,而且还可加速药物通过咽部、食管而进入胃,增加胃的排空度,使药物更快到达小肠而吸收,这样有利于提高药物的吸收速度。另外,增加饮水量还可对溶解度小而剂量大的药物增加溶出量,提高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增加药效。因此,建议服药不仅要多饮水,还应采取站立体位1~2分钟,切忌干吞药片,以免药物附于食管壁,造成对黏膜的损伤,甚至引起溃疡出血。

口服药品一定要多喝水。

哪些药不宜用热开水送服

服药时应用温开水(与体温近似的水温)送服,但有些人不注意,往往用热开水送服。其实这是不科学的,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举例如下:

西药类的乳酶生片、多酶片、酵母片、胰酶片、活菌片、胃蛋白酶合剂、小儿麻痹糖丸等遇到高温时,极易被破坏而丧失药效,所以这类药应用温开水或凉开水送服。维生素C遇热后易还原而失去药效。

各类中成药的止咳糖浆,这类药物的止咳作用是因糖浆被口服后可性覆盖在发炎的咽部表面而使咳嗽缓解。应尽快量不用水或少用水,以免药液被稀释而影响治疗效果。

家庭安全用药的要点有哪些?

1、要按医生要求服药。

2、服药前必须检查核对药名、剂量,标签不清、过期失效药物切勿使用。

3、应了解所用药物的用途、服用时间、服用方法、药物可能发生的反应、哪些药物不应同报、服药期间的忌口等有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用多少钱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zz/157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