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中国85岁老太喜获诺贝尔医学奖,让她获奖

中国85岁老太喜获诺贝尔医学奖,让她获奖



年10月5日,85岁的屠呦呦女士因“研制出青蒿素药物治疗疟疾”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成为中国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第一人。

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事实上,每年有4亿人份的青蒿素被使用于抗疟疾的综合治疗。

不同种类的青蒿

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国《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所指之物即为青蒿。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前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疟疾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人类对疟疾的记载已经有多年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并再次肆疟东南亚,疫情难以控制。

科学家们重整旗鼓,开始寻找对付这种疾病的新药。在这股新浪潮中,传统中药——青蒿脱颖而出。

屠呦呦在翻阅古代文献时发现,《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原来青蒿里有青蒿汁,它的使用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摄氏60度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年10月4日,她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而后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青蒿素的结构式

青蒿素是一个含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分子式C15H22O5,15个碳中7个是手性碳,罕见的过氧以内型的方式固定在两个四级碳上而成‘桥’。

目前,疟疾仍然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有5亿人罹患此病,多万人因此死亡。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形成,如今40%的世界人口处于罹患对其他药物具有抗药性的风险之中。

年,WHO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青蒿素结构和全合成的实现,为青蒿素衍生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但其本身由于工艺复杂、成本太高而不能投入生产。

补充知识

世界上青蒿素药物的生产主要依靠中国从野生和栽培的青蒿中提取,但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非常低,只有0.1%~1%,专门种植青蒿也占用了大量土地。青蒿素的原料很短缺,生物化学是解决方法之一,需要继续做研究。









































鎬庝箞娌荤枟鐧界櫆椋?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鍖婚櫌鏄摢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zz/15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