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Word哥们有福利了,冬病冬治三九贴

Word哥们有福利了,冬病冬治三九贴



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寒冷冬季,人体阳气内敛,气血运行缓慢,而“三九”是大自然处于阴阳交替阶段,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阳气弱就会抵挡不住外寒湿邪,人就容易患病。

冬病冬治的适应症主要有哪些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慢性皮肤病: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其他:颈椎病、腰椎病、强直性脊柱炎等寒湿痹证,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手脚发凉、脊背发凉、畏寒怕冷等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年冬病冬治时间安排表

   提前灸:年12月14日(星期三)

   初九灸:年12月21日(星期三)

   二九灸:年12月30日(星期五)

   三九灸:年01月08日(星期日)

   加强灸:年01月17日(星期二)

贴敷地点

医院7楼疼痛科(长江路与郑密路交叉口)

  预约电话   

 联系-

  1、何谓“冬病冬治”

  “冬病夏治,冬病冬治”是带有预防性特点、治标兼治本的一种中医药防治手段。“冬病”是指易在冬季罹患、发作或加重的一些常见病,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所谓冬病“冬治”,就是在冬季对易发疾病进行适时预防和治疗,在农历“三九”期间,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药物,在特定穴位进行贴敷,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此属于“冬病冬治”。

  2、冬病冬治的主要疗法――三九贴

  三九贴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天灸则是中医传统灸法中非火热灸的一种,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最早文字记载在南北朝(公元~年间),早在北宋年间,民间就广泛应用,涉及内、外、妇、儿各领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清朝张璐《张氏医通》均较为系统介绍用天灸疗法治疗疟疾、哮喘等病。

  3、三九贴敷的原理

  “三九贴敷”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疗法。“三九贴敷”与“三伏贴敷”是防治“冬病”相辅相成的治疗体系。“三九”与“三伏”交替贴敷,阴阳互补,有序循环,共同纳入防治“冬病”的治疗系统。中医认为,“冬至一阳生”。在冬至这一天,阳气始发,春意萌动的时节,顺应天时变化,在天地阳气生发的大背景下,取温经通阳之品,激发人体阳气,从而温通人体经络,驱散人体寒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冬季天气寒冷,寒邪极盛,“冬病”患者阳气更显不足,寒邪最易乘虚袭人,引发疾病,因此选在“三九”时节再行穴位贴敷,扶正祛邪,调补阴阳,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外邪,预防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

  4、冬病冬治的禁忌证

  ◆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孕妇、血证及各种实热证患者;3岁以下小孩。

  ◆体制壮实易上火之人。

  5、冬病冬治的注意事项

  ◆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成人一般贴4~6小时,儿童一般贴2~4小时,以人体自我感觉可以耐受不起泡为度,不耐受时请及时去除隔物灸热帖,穴位敷贴(灸膏)可继续贴敷12小时或自然脱落,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

  ◆药物穴位帖敷后如有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敷贴4~24小时后,局部若有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灼热感甚者,可涂以少许芦荟胶;若皮肤出现少量小的水疱可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抽液,外涂5%碘伏液或涂烫伤膏或紫药水。

  ◆敷贴24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宜暴露,不曝晒;若水疱破裂而引起感染者,应及时就医。

  ◆治疗期间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炸食物,避免感冒,谨慎房事。

  ◆冬病冬治(防)包含了中医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证的具体表现辨证施用。

  ◆须连续治疗三年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能起到明显增强体质、巩固疗效、预防疾病复发的效果。









































郑州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有治白癜风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zz/1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