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民议中医药发展呼唤立法
民议中医药发展呼唤立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传统医药实行了立法管理,作为传统医药大国,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要深入挖掘中医药这个宝库,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需要加快中医药立法进程。
文丨可凡
冬至一阳生,天时转日长。从今天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逐渐回升。此时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过去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日。冬至时有句吉祥话,曰“迎福践长”,便含有迎接长久福气的寓意。也许是全国人民渴望健康的心情使得国家对中医药立法工作越来越重视,12月1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开幕,会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汇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的修改情况并提交三审。当天下午,会议对修改后的中医药法草案进行分组审议。中医药的发展不再是远看山有色,也渐渐变得近看春色浓了。
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健康战略中都提到了未病战略,这也就是我们中医讲的“治未病”,说明中医不但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而且都已经在应用和推广。那么,对我们来说,如何发展好、弘扬好中医药,在国内外健康事业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和主导权,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更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如果我们不领先,不去做,这个东西可能被别人拿走。推动中医药立法,并不是单纯的“管”,更重要的是继承、创新和发展,在这方面政府应当有更多的承担。
现有的政策法规难以显现中医药优势
当屠呦呦拿了诺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她表示,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在历史发展中,兼容并蓄、创新开放,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预防传染病的记载;从汉代起,医书里就把疟疾、麻疹、水痘、霍乱等急性传染病及其治疗进行了明确记载;在迎战“非典”、甲流、艾滋病、禽流感时,中医药也曾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我国中医药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数据显示,年,我国中草药出口额为5.6亿美元,仅占国际市场总额亿美元的3.6%。年,这个比例已降到2%,差距在不断拉大。
从国内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极不均衡。医院只有2家,很多以中医院,中医正在萎缩。其中医院对中医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名老中医退休后,中医后继乏人。
不仅如此,中药也饱受“诟病”。西医讲成分,中药讲药性,这两个体系不一样。用“唯成分论”制定中药质量标准以及新药审批标准,说明我国中药管理体系是不健全的。在现行药品管理法面前,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失去了光芒,一些经典古方正在消失。
中医药立法是传承和发扬的关键
近代以来,中医药备受质疑和打击,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严重的误导。由于中医药没有专门的法律保障,社会上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波澜,影响到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快中医药立法,明确中医药的法律地位,为中医药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非常必要,而且紧迫。
我国推行医改以来,经过几年的探索,改革的方向更加坚定,同时医改也进入了深水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专家认为,没有中医药的参与,医改就很难获得成功。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必须构建适合国情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医疗发展模式,走西方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本应用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但因为收费低,在医疗机构营利手段方面,中医药却成为了劣势,中医药服务萎缩,特色逐渐淡化,一些独特的有效诊疗技术濒临失传。面对这样的现状,要求我们加快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投入补偿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和法制保障机制。
在国际化方面,中医药已传播到了世界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很多国家已经加大对中医药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便宜中科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