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症状 > 血常规化验单你看得懂吗
血常规化验单你看得懂吗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经过血常规检查之后得出的化验结果就会明确列在单子上,不同的细胞结论表现出不同的病症。血常规化验单是有一定的标准值的,在这个标准值的范围内检测出的结果是属于正常状态,超过了标准值就有病症发生。我们接下来就看看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算正常。
1、红细胞
英文缩写:RBC(正常男性为-万/μL,女性为~万/μL,新生儿为~万/μL)
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减少:见于白血病、各种贫血、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血液稀释、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2、血红蛋白(也叫血色素)
英文缩写:Hb或HGB(正常男性为~g/L,女性为~g/L,新生儿-g/L.)
增多: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呕吐、腹泻等严重脱水,严重烧伤,大量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
减少:
(1)生理性减少: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2)病理性减少: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红细胞丢失过多如严重外伤失血、溃疡病出血、月经过多、痔疮或肛裂出血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各种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细胞侵犯骨髓,如各种白血病、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等。
3、白细胞
英文缩写:WBC(正常成人为0~/μL,新生儿为1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00~00/μL.)
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出血、中毒(如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恶性肿瘤、白血病及手术后等。
减少:常见于某些传染病(伤寒、疟疾、病毒感染等)、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休克、脾功能亢进、恶病质、放疗或化疗后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白细胞分类
英文缩写:DC(检测各类白细胞所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例)
白细胞分为5类:
(1)中性粒细胞
英文缩写:N%.
正常为50%~70%.增多和减少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嗜酸性粒细胞
英文缩写:E%
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3)嗜碱性粒细胞
英文缩写:B%
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及某些转移癌。
(4)淋巴细胞
英文缩写:L%
正常:20%~40%
增多:常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减少:常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5)单核细胞
英文缩写:M%
正常:3%~8%
增多:常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血小板
英文缩写:PLT
增多:(大于×/升)
(1)骨髓增生综合征: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红细胞增多症等。
(2)急性反应:急性感染、失血、溶血等。
减少:(小于×/升)
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某些药物所致以及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
6、网织红细胞
正常情况:(0.5-1.5)%
增高: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白癜风医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