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连载梦萦家山闲侃ldquo打摆
连载梦萦家山闲侃ldquo打摆
摄影
郑杰闲侃“打摆子”(一)
在成都西南方向约公里,风景秀丽的花溪河畔,有两个相距4公里的小镇——花溪和柳江。那儿的风光如诗似画,民风淳香似酒,古往今来,孕育了不少英才俊杰。明代御史张鹏,清代书法家张带江,光绪皇帝封的曾文诚公,官至贵州巡抚的曾璧光,民国年间四川贤达杨玉楼和杨茂修,还有台湾蒋经国的助手柳惠溱中将,都出生于此地。花溪和柳江现在是去《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去“玉屏山森林度假村”必经之地,游人偶有驻足,必被古镇风貌和人文景观所吸引,留连忘返。但游人谁能想到半个世纪前,这一带曾是让人闻之丧胆,不敢涉足的“摆子”病魔肆虐的疫区。
旧社会洪雅有句民谚∶“吃了花溪、柳江饭,‘摆子’要打三年半。”说明谁想到花溪和柳江一带生活,不患几年“摆子”病是不行的。年冬,我二姐从县城嫁到花溪镇,次年夏天就染上了“摆子”,时犯时好,硬拖了两年多,后进城请西医治疗,才得痊愈。我在年暑假去二姐家玩,也染上了“摆子”,直到解放后,服用了县卫生院的特效药才治好,饱受了一年多“打摆子”之苦。
“打摆子”就是西医说的疟疾,是由疟原虫引发的寄生虫病,经疟蚊叮咬传染。病人症状是初起浑身发冷,如掉冰窟,纵然盖几床棉被也寒战不已;继而发烧,如烈火焚身,即使置身冰水中,也难退其烧,经数小时方出汗退热。患者发病时,冷热煎熬,头痛欲裂,四肢无力,非常难受。人体疟原虫有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和卵形疟四种,间日疟和卵形疟隔日发作一次;三日疟每隔三日发作一次;恶性疟发作不规则,且可引起脑型疟疾,可导致死亡。久病不治的,易引起贫血和脾肿大,为害终生。
花溪、柳江一带,气候温暖潮湿,适合蚊虫孳生繁殖。解放前卫生条件极差,人、畜混居,杂草遍地,污水横流,臭水坑比比皆是,致使蚊虫成灾。50年代初,我暑假去二姐家玩时,饱尝过蚊虫叮咬之苦。蚊子白天大多在阴暗的地方潜伏不动,黄昏时份才倾巢而出,寻找攻击对象,吸食人、畜的鲜血。夜幕降临后,蚊群振翅发出的“嗡!嗡!”之声,好似蜜蜂朝王。夏夜在室外纳凉时,随手在空中一抓,就能逮住一、两只蚊子;不注意张口吸气,准有蚊子吸入口中;只要停止挥扇驱蚊两、三分钟,暴露的皮肤上就会多出不少蚊子叮咬的红包。夜深人静后,只能钻到蚊帐里,并把蚊帐捂得严严实实的,不给蚊子留一点钻入的缝隙,方能入睡。没有蚊帐的贫苦人家,只能通宵在室内熏烧晒得半干的蒿草,用烟雾驱蚊。
蒿草燃烧,烟雾浓烈时,蚊群被熏跑,可以休息片刻;蒿草烧尽,烟雾消散后,蚊群又疯狂地扑来,咬得人无法入睡,不得不起床再烧草熏蚊,如此折腾,通宵难眠。这些都是笔者亲身见闻,决无夸大之词。有一种体形较小,腿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叮咬人时尾巴向上翘,老百姓叫“翘屁股花脚杆”的蚊子就是疟蚊,凡被它叮咬过的人,难逃“打摆子”的厄运。生活在花溪、柳江一带的人,几乎天天有被疟蚊叮咬的机会,那儿就成了“人人‘打摆子’,家家有病人”的疟疾疫区。
——这个观瀑、露营、漂流、徒步、戏猴的夏日宝地,6月你要嗨起来。入园直通车如何二次入园?优惠政策不清楚?想要康养游?来瓦屋山就对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