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康复之星的康复之路!
秋季气温变化大,初秋时,白天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及室内外温差都较大,机体适应能力下降,同时雨水较多,一些秋季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
秋季常见传染病分三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
一、肠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甲肝等。因为感染病原体不同,症状也不相同。
1.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水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
2.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播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
3.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生活接触污染食物、水等途径传播。临床特点为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大便一天3-5次,甚至十次以上。少数病人可出现高热、抽搐、昏迷、血压下降等严重中毒症状。
4.甲型肝炎
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烧、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肤巩膜发黄、尿液呈浓茶色。
每年九月到十一月之间是秋季腹泻的高发季节,很多情况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或起居不慎,胃肠受凉而引起腹泻。腹泻不仅会使消化功能降低,还会丢失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
腹泻的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排便在3次以上,大便多呈水样,粪便含水量大于85%,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二、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细菌或病毒通过空气传播或飞沫经呼吸道传播。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发热(体温高达39-40℃)、头疼、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等。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怕光、结膜炎等。
4.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和黏膜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
三、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1.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型脑炎是由嗜神经性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为高热(体温可高达40℃)、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惊厥和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
2.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冷、发热、出汗、头晕、腰肌及全身疼痛等。
四、秋季传染病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如流感、乙脑、麻疹、甲型肝炎等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传染病。
2.做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消灭蚊虫孳生地,清理卫生死角。
3.加强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生或吃未煮熟的海鲜;尽量不吃隔夜饭菜;食用餐具碗、筷等要定期消毒。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要洗手。
5.控制传染源:发现传染病人或带菌者,要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播扩散。
6.加强个人防护:在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
7.注意天气变化: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8.增强个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
目前+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