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千年顽疟一朝除
千年顽疟一朝除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江苏省档案馆工作人员守土尽责,研究调阅以往的疫情档案,再现新中国成立后江苏人民一次次战胜疫情的伟大斗争,查找行之有效的防疫做法。本篇回顾江苏人民70年防治疟疾的档案,鼓舞我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千年顽疟一朝除
年3月19日,国家卫健委评估组正式宣布江苏省达到了国家消除疟疾标准要求,江苏消除疟疾。
对于很多江苏人来说,也许是因为“屠呦呦”“青蒿素”才听说了“疟疾”,殊不知历史上江苏曾经是疟疾大省。纵横的河网,散落的湖塘滋养了江苏人民,却也是携带疟原虫的按蚊绝佳孳生地,曾给江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疟疾灾难。
历史上我省常见的间日疟和恶性疟多因按蚊叮咬所致,其主要症状为全身发冷、发热、多汗,并呈周期性规律发作,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严重影响生活生产,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历史上第一个青蒿治疟疾的记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出自多年前江苏句容葛洪所著《肘后救卒方》。《如东县医学卫生发展史》记述:“年夏秋之交,全县恶性疟大流行,患者达20万人,农家十室九病,死亡逾万,惨不忍睹”。江苏各地还有过多次疟疾爆发的记载,而最后两次疟疾大爆发分别发生在年和年。
疟疾传播速度快,抗复发根治服药周期长、易产生耐药性。江苏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带我们揭秘新中国成立后,在尚无一种能对疟原虫生活史的各个环节都有杀灭作用的抗疟药物的情况下,从上千万人染疾到一朝被消除,江苏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艰难抗“疟”之路。
初步建立防治体系
年秋,江苏省南京疟疾防治站成立,即在苏南、苏北进行疟疾流行情况调查,为初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年,在南京疟疾防治站的基础上,成立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负责培训专业人员,在重点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专题研究。期间各地区、市、县相继建立了卫生防疫站或疟疾防治站,负责包括疟疾在内的疾病防治工作。
第一次疟疾大爆发
年,疟疾首先在滨海、阜宁、灌云、灌南四个县爆发,全省发病万人,平均发病率6.64%。年徐州、淮阴、盐城、南通、镇江、苏州都有疫情爆发,全省发病万人,平均发病率24.4%,15个县市高达40%以上。年开始下降,发病人数万,3个县市发病率在40%以上,平均发病率18.49%。年发病人数再次下降至万人,比年下降55%。经过系统、正规的治疗,并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减少蚊虫孳生地,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到年,全省报告疟疾病例82万人次,发病率降至2.75%。
透过档案,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对今天的抗“疫”仍然适用的经验:
1.防治疟疾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群众性工作,又是一项科学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必须建立一条线的抗疟组织,建立一本账,广泛深入的进行宣传教育。贯彻群众路线,培养骨干加强技术指导,才能使防治工作达到保质保量保证安全的目的。一是,依靠党委领导,层层建立一条线抗疟领导小组,特别是基层、社队党政干部要指定专人在服药期间监督专管。二是,层层培训防治骨干,治疗要及时,疗程要正规。三是,合理解决(生产队卫生员)劳务报酬。四是,医院为主,包干划片,短期突击。五是,充分做好准备,服药期间,组织力量深入社队检查督促。
2.针对恶性疟疾发现一个控制一个。发现首例病人后,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对病家及其周围地区认真进行防蚊灭蚊,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全民预防服药。对病人家属及附近的人群进行血检,发现带虫者,及时予以治疗。
3.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健全疟疾一本账。一是,切实做到生产队、大队“二级有(名)册”,医院、县卫生防疫站“社县有(病人)数”;二是,建立疫情从医院到县卫生防疫站、专区防疫站、再到省血吸虫防治研究所、省除五害办公室的定时逐级上报制度,同时如发生突然增多或出现恶性疟疾立即上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年4月17日《为下达“年至年全国防治疟疾规划要点”和“关于建立消灭疟疾试点的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年防治疟疾工作的情况及年防治工作的意见》江苏省镇江专区卫生防疫站《年疟疾试点工作总结》淮阴专区卫生防疫站、沭阳县卫生防疫站年《沭阳县扎下公社疟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徐州专区卫生防疫站《年徐州专区恶性疟疾发病情况摘要分析》第二次疟疾大爆发
年,文革开始后,疟疾防治工作受到严重干扰,随着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上百万无疟疾免疫力的城镇知识青年集中流向疟疾流行的农村地区,江苏省出现第二次大范围疟疾暴发流行。年全省报告疟疾病例余万人次,发病率上升至17.52%。为尽快控制暴发流行,江苏省不仅在科学治疗的层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并从年开始参加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推动了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取得明显效果。从年开始,将“两全(重点地区全民休止期根治服药、流行季节全民预防服药)两复(上半年病人6月份复治,流行季节上月病人下月复治)”改为“一防(防蚊)、三治(休止期根治、现症病人根治和发热病人查治)、压高峰(流行季节发病率高的地区全民预防服药)”的综合防治措施。
此次防治疟疾成功,再次提醒我们:
1.必须统一思想认识。一是,坚持公共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二是,坚持公共卫生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三是,明确除害灭病与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关系。
2.加强党的领导是搞好抗“疫”工作的关键。省各级党委建立了除害灭病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一般做到一把手全面安排亲自抓,分管同志深入基层抓。
3.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大打一场人民战争。抗“疫”工作涉及千家万户,要运用一切宣传阵地和各种宣传形式发动群众,让群众自己起来与不卫生习惯和疾病作斗争,大打抗“疫”工作的人民战争。
4.组织强大的抗“疫”队伍、建章立制是落实抗“疫”措施,提高抗“疫”质量的保证。
最后的胜利
从年开始,全医院化验室为基地的门诊疟疾镜检站,省、市、县三级均建立疟疾中心镜检站,组成了覆盖全省的省、市、县、乡四级疟疾镜检网络体系和系统管理网络。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和卫生状况的提高,疟疾发病率越来越低,直至年9月报告1例后,江苏省再无本地疟疾感染报告,从此疟疾在江苏大地上被彻底消除。
后事不忘前事之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江苏省档案馆立即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扛起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的重大责任。采取开展档案远程查档服务倡议、档案馆库区和公共区域消毒、人员身体情况登记、车辆管控等措施。向国家档案局报送防疫工作情况,用网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