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河南连续4年无本土疟疾,原因竟是获得诺奖
河南连续4年无本土疟疾,原因竟是获得诺奖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吧!
撰文丨金水河记者李晓敏
相信你们今天已经被刷屏了...
年诺贝尔奖第一项的生理医学奖5日在瑞典颁布。(P.S接下来一周的颁奖日程是:今天(6日)物理学奖、7日化学奖、8日文学奖、9日和平奖、12日经济学奖)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凭借治疗疟疾的创新型方法“青蒿素”摘得大奖。
然而,这位85岁的奶奶级医学家此前却几乎不为人所知,她的获奖可谓一鸣惊人,世界是这么看的……
诺奖委员会在颁奖现场的宣奖词:“这项研究使人类在对抗疟疾这种容易大伤元气的疾病时有了全新的方法,它每年帮助亿万人改善健康,摆脱疟疾折磨,贡献之大难以估量。”
美国《纽约时报》:“青蒿素是消灭疟疾的‘首要疗法’,而屠呦呦对此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并因此获奖。”
屠教授的丈夫李廷钊骄傲地说:“就是为国争光呗。”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第一时间发出祝贺:“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振奋,衷心地祝贺屠呦呦首席研究员获得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共事四十多年的同事廖富民:“她是个执著的人。”
随之而来的也有诸多议论,已是耄耋之年的屠呦呦教授的回应却如此的淡然:“我是看了电视才知道自己获奖。没有特别意外的感觉,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图
“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在年获得拉斯克奖、面临极大争议时,她也毫不犹豫地将奖项分享给了整个中医界。
要知道屠呦呦却一直没有得到任何国内的重要认可,没有大奖、没有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荣誉称号,而如今青蒿素也被誉为“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医药学创举”,这或许是对这位进入耄耋之年的学者最好的肯定。而青蒿素的发现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要说这个发现为啥这么重要,了解疟疾的危害,你就知道这个发现有多重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2亿余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
别以为疟疾离你很远,其实你可能就属于疟疾的高危人群!在历史上,大河南可算是疟疾大省,发病人数多年位居全国前五。(现在你觉得遥远,是因为从年开始,我省已经连续4年没有本土感染的疟疾病例,目前所报告的病例全是输入性疟疾。)
连续4年,河南无本土疟疾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张红卫说,人体疟疾分为四种: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以及卵型疟。
我省本土感染的疟疾是间日疟,主要出现在信阳、南阳等豫东、豫南地区,这种疟疾症状较轻,对症治疗后会很快痊愈。他说,从年开始到现在,我省已经连续四年没有本土感染的疟疾病例。
不过,在历史上,我省却曾是疟疾高发省份。
据张红卫介绍,从解放后到年,我省的疟疾发病人数曾多年位居全国前五,曾经在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全省出现过两次疟疾大爆发,涉及全省各个地市,发病数最多时,达到万人发病。
幸运的是,后来,经过大病防治,我省的发病人数显著下降,从年开始,我省进入消除疟疾阶段。
输入性疟疾,快速上升虽然没有了本土疟疾的,但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从年开始,我省的输入性疟疾却开始明显上升。
来自省疾控中心的数字显示,今年1月至9月,我省共确诊疟疾病例例,全是输入性病例,其中,80%的病例来源于非洲。
谈及原因,张红卫认为,这主要和近几年我省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流有关,“比如,我省有大批人去非洲等地务工等。
“80%的病例是输入性恶性疟疾。”张红卫说,如果从来源地看,这些病例中,80%来自非洲。
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跃杰说,自年开始,该院已经收治了多例恶性疟疾患者。
“如果能够提前一周给予疟疾明确诊断,重症疟疾的死亡率会大大下降。”
两位专家均提醒,凡是去过非洲、东南亚等地,有过务工、旅游、经商经历的人要提高警惕,一旦回国后一个月内出现发烧、发冷等症状,医院就诊。
对于青蒿素,杨跃杰说,这是一种治疗输入性疟疾的特效药,“我们用的是青蒿琥酯,是青蒿素类药,目前在我省,这种药是免费。”
中药启发,提取到“青蒿素”屠呦呦年出生于宁波,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年5月23日,中国政府启动“项目”,旨在找到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科研人员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但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年1月,年轻的实习研究员屠呦呦,以组长的身份加入该项目。经过多种中药的多个提取物筛选,该小组最后把焦点锁定在青蒿上。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屠呦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年10月4日,她成功得到了青蒿中性提取物“号样品”,该样品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为%。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10月5日晚间,刚刚摘取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
河南药学家曾从芹菜中提取“脑梗药”对中药于药物研发的“贡献”,河南药学家、河南师范大学校长常俊标很认可。
他说,大部分研究药物的人,在研究发明一个新药前都需要一个先导化合物,而这些先导化合物绝大部分来自植物或动物。
“对于懂中医的药学家来说,中药好比是一个地图,会引导着他在找这种先导物时,缩小选择范围。”常俊标说,中医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经成为了人类医学的宝库,从神农尝百草到后来历代中药学家的探索发明,把很多天然物中有可能用于治病的成分进行了尝试和归纳总结,打个比方,如果说,大自然的动物和植物是一个宝库的话,中医相当于一个宝库指南,会指引着药学家快速地锁定范围,利用中医中药的一些古方寻找到有可能针对某种疾病的一种植物或动物,在这个植物或动物中提取他所需要的成分。
据了解,去年,常俊标及其团队研发的出的“一类新药布罗佐喷钠”,便是从芹菜中提取了一个活性成分,然后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和改造,提高活性并降低毒副作用而研发出一种结构全新的治疗脑血栓药物。
怎么想到从芹菜中挖宝呢?
“芹菜本身就降血压,对脑血管有好处。”常俊标说,目前这个药已经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报临床,预计很快便可进入临床。
链接:别以为疟疾离你很远,这些人都是高危人群1、正在非洲和东南亚旅游的人;
2、刚从非洲和东南亚旅游回来的人;
3、被蚊子叮咬过发烧头痛的人;
4、生活在贫困地区,卫生条件差的人;
如何预防:灭蚊、防蚊咬
预防疟疾的手段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外旅游预防疟疾,最有效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在疟疾高发区旅游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在黄昏以后关好门窗,避免黄昏以后黎明之前蚊虫叮咬;
穿长袖、长裤,避免皮肤暴露,暴露部位可擦驱蚊膏或防蚊水,室内可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驱避蚊虫;
睡觉时使用蚊帐,睡前检查蚊帐是否有破洞;
从疫区回来的人,如有发热、发冷、打寒战、呕吐等症状,要及时确诊,并规范治疗。
编辑丨小黑
*温馨提醒*
关爱小金,人人有责。凡“金水河观澜”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