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工作动态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工作动态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年4月26日是第10个“全国疟疾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全国消除疟疾工作方案(-年)》要求,进一步提高社会和公众防治疟疾的意识,推进全国消除疟疾进程,今年的主题是“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近年来,我国消除疟疾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存在境外输入疟疾病例的可能。
为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辖区集市,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相关的宣传材料,向广大居民宣传预防疟疾相关知识。
王连街道卫生院注重对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宣教,医务人员针对疟疾的症状、感染途径、流行地区、消毒及如何预防治疗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广大群众对疟疾的防治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增强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宁津、夏庄卫生院在辖区完小为全体师生开展一次疟疾防控知识讲座,为大家讲解疟疾的相关知识,如何有效预防疟疾的感染与传播,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谨防境外感染,减少传播风险。
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培训疟疾防治知识,不断提高疟疾疫情报告意识、诊治水平和疫情处置能力,减少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减少传播,降低危害。
滕家、虎山、俚岛、荫子、黄山、上庄等机构通过健康讲座咨询、发放宣传资料、更换宣传栏、显示屏主题播放等形式进行宣传。
通过此次宣传,提高了社会各界对疟疾防治工作的认识,增强了群众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健康意识,为如期消除疟疾打下良好基础。
疟疾
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元凶。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体后,把疟原虫注入人体,10-20天后就会发病。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发病时经历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四个阶段。
疟疾的传染源
◆◆◆
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
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
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叮刺吸人患者或带虫者的血后,再叮刺吸人正常人的血时,就将疟原虫传给后者。疟疾的流行与当地的温度、雨量是否适合蚊虫和疟原虫的发育、繁殖关系密切。疟疾流行的季节往往气候温暧、雨量较多,蚊虫能大量繁殖。
非疟疾流行区的人对疟疾抵抗力弱,当进人流行区时易感染疟疾。流行区的患者或带虫者进人非流行区时易传播疟疾。所以,人口流动容易造成疟疾的传播。
另外还可因胎盘受损或在分娩过程中,患疟疾或带疟原虫的母体的血污染贻儿伤口,由母体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疟疾,也可经输血传播。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