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屠呦呦为何获诺奖垂青揭秘青蒿素的神奇功

屠呦呦为何获诺奖垂青揭秘青蒿素的神奇功



导语

  当地时间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的获奖,让“青蒿素”一词火遍了全球。早在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颁奖词就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那么,青蒿素究竟有着怎样的功效呢?就让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1

什么是青蒿素?

  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国《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所指之物即为青蒿。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前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提取的。青蒿素一开始也称为黄花素或黄花蒿素,后来为了表明其与中药的关系,才统一叫做青蒿素,再后来干脆在药典里把黄花蒿改叫青蒿,定为青蒿的正品,让人误以为青蒿素真的是从青蒿提取的。

青蒿素究竟是怎样抗疟的?

  今天,疟疾仍然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有5亿人罹患此病,多万人因此死亡。“青蒿是一种作为青蒿素来源的中药植物,用于生产最有效的抗疟药物。”临床结果显示,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有效率接近%。

青蒿素的结构

  图中标识有数字1、2的部分被认为是青蒿素抗疟活性的关键结构——过氧桥。大家可以把它背后那个七元环想象成一个平面(实际情况并不是),过氧桥就像是在这个平面两点间搭起的一座桥(所以它是突出于平面的)。

  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它们基本上排列成这个形状:

  注意到左右两边那两个孤零零的电子了吗?它们很寂寞。

  于是两个氧原子和边上的碳原子们就手拉着手,把彼此落单的电子合并到了一起,来达到生命中的大和谐(能量最低)。

  看它们中间拉起的小手,可是它们恩爱的场景被疟原虫给破坏了。

  疟原虫在人红细胞内定居,并且把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当作自己的食物。在它们大快朵颐的过程中,有些食物残渣留了下来,这就是血红素。

  血红素里的铁能够催化青蒿素的过氧桥分解,于是这对秀恩爱的家伙就分开了。

  甩着一只手的氧原子非常愤怒(它的另一只手还握着边上的碳原子),大家都知道刚分手的人往往不太理智,于是它对身边其他秀恩爱的原子发动了技能——撬墙脚!

  作为元素届的高富帅,氧原子凭着它比碳更加活泼的性格成功撬到了墙角,相应的,有一个可怜的碳原子就落单了……

  都是疟原虫你害的!屌丝加单身狗碳原子在青蒿素的结构内部环视一圈,发现自己基本上没希望牵到别人的小手了,只好把魔爪伸向了另一个方向——疟原虫身上的某个关键蛋白,然后青蒿素就通过这个碳原子被接到了疟原虫的蛋白上(烷基化蛋白质)。

  我们不知道疟原虫心里是怎么想的,不过要是有个人在你吃饭约会上厕所的时候都一直腻在你身上,估计你应该也很虐心吧。

  疟原虫就这么被虐死了(被烷基化的蛋白质无法发挥正常功能)……

  这就是青蒿素和疟原虫的爱情故事。

来自中国的治疟神药

  吴荣瀚曾是一名援非医生,在中非共和国曾三次身患疟疾,靠的就是屠呦呦所发现的青蒿素救了命。“我们这帮医疗队算是带着灵丹妙药前来,然而在中非地区,几年前青蒿素普及率并不高。”吴荣瀚说,”当地流行的抗疟药品依然是奎宁,奎宁价格较高,也只有当地高官、商人才买得起。不少普通老百姓患了病也只能硬拖。此外,奎宁的药效也在下降,且还有不少副作用,会影响到肝、肾功能。“

  年以后,吴荣瀚发现青蒿素居然在当地逐渐普及了。“当地药店居然开始开卖,药就摆在药店柜子里。店员跟我说,从1月份开始,老板就要求进口青蒿素了。”有一阵子,中非的青蒿素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药店里全部卖完了。不少当地的官员还有商人都来找他的医疗队索药。

  他得知屠呦呦获奖的消息后直言:“到了非洲才会发现青蒿素是多么地重要,也是多么地让国人为之自豪。屠呦呦获诺奖,当属实至名归。”

(本文由北京科技报社整理、编辑。文章来源于知乎、温州网,图片来自互联网,新媒体编辑陈振宇。)

快来







































鐧界櫆椋庤蒋鑶忚兘涓嶈兘娌荤櫧鐧滈
鍖椾含涓撲笟娌荤櫧鐧滈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zd/1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