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迄今研究最深入的中药只有一味,谁知道它是

迄今研究最深入的中药只有一味,谁知道它是



迄今研究最深入的中药只有一味,谁知道它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迷信中药治本,动不动用中药来“调理”身体。假设中医理论是正确的,中医诊断也是科学的,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地用中药来治病、调理、进补呢?

用中药来治病、调理、进补有个前提,即所用药物的药理药性正作用副作用都被人研究得明明白白。明代以后,医家用药,遵循的大多是李时珍《本草纲目》里的记载。也就是说,用中药来治病、调理、进补的前提,是《本草纲目》里对各种中药的记载经得起检验,是确凿无误的。

事实真的如此吗?恐怕会令人大失所望!我曾写过一篇《中药“四大仙草”的真相》可供参阅。

可以说,《本草纲目》里对各种中药的记载,或者是照抄照搬以前的医药书籍,或者是根据道听途说不加分辩地记录,或者是凭想像猜测胡编乱造。书中对大多数药物的记载是错误的,根本经不起动物实验、双盲试验和临床检验。

只有一味中药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肯定。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青蒿素是怎么发现的?是不是中医的功劳?是不是得益于《本草纲目》?

年,越共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统一越南。除了提供大批物质金钱支援越南北方政府以外,毛泽东派遣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秘密入越参战。身上没有任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解放军战士身着越南人民军的黄绿色军装,头戴胡志明帽,在越南的丛林中周旋。战士们纷纷感染疟疾,其中恶性疟疾死亡率极高,极大地影响战斗力。但是当时抗疟特效药氯喹已经产生抗药性,医护人员对战斗人员大量减员一筹莫展。与此同时,越共军队也因患疟疾大量减员,越共中央胡志明主席请求中国政府代为研究寻找能替代氯喹治疗疟疾的新药。

年5月23日,毛泽东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研究治疗疟疾的新药。之后的五年中,“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多名科研人员开始研发抗疟新药。中药部分的不同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多种中药,包括常山、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成千上万种中药,筛选出的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据年9月14日《新京报》的报道)

这说明,《本草纲目》以及各种中医药书籍里记载的治疗疟疾的药方,无一可用。

科研人员为什么研究青蒿呢,因为《本草纲目》里有用青蒿治“疟疾寒热”的记载。但研究“未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一个偶然的尝试,科研人员发现,臭蒿(又名黄花蒿)里的一种成份是有效的,于是把这种成分命名为青蒿素。也就是说,青蒿素并非从青蒿里提取,而是从臭蒿里提取的。

自古以来,各地中医都使用数种不同的蒿草入药。但从年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至年的近年的历史中,青蒿(又名香蒿)一直被尊为正品,稳居‘太子’之位。其它均为赘品(假药)。现今大名鼎鼎的黄花蒿(又名臭蒿)连假药资格都没有,因为它的苦味较大,很难当成青蒿(香蒿)来卖钱。老百姓只是用它来薰薰蚊子而已。公元年,黄花蒿忽然时来运转,摇身一变取代了青蒿的‘太子’的地位,一举成名天下知。(以上据百度百科“青蒿”词条)

《本草纲目》对“臭蒿”是这样记载的:

臭蒿

大明曰︰臭蒿一名草蒿。

时珍曰︰香蒿臭蒿通可名草蒿。此蒿与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绿带淡黄,气辛臭不可人家采以罨酱黄酒曲者是也。

辛、苦,凉,无毒。

小儿风寒惊热(时珍)。

辛,凉,无毒。

治劳,下气开胃,止盗汗及邪气鬼毒(大明)。

这里并未提到“臭蒿”有治“疟疾寒热”的作用。

可以说,青蒿素的发现,根本不是古时中医的功劳,更不是中药的贡献。它与现代医学研究出的各种化学药物一样,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

由青蒿素的发现经过可知,对某一味药物的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绝不是仅仅听说某人用过有效就可以轻信的。仅靠一个缺乏科学素养的人的道听途说,更不可靠。

在对各种中药的药理药性正作用副作用全不清楚的情况下,就用它来治病、调理、进补,岂不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下面转录一篇妙文,大家看看,李时珍是不是缺乏起码的科学素养?一个缺乏科学素养的人写的医药书籍可信吗?根据他的记载用药,是不是很不靠谱?

《本草纲目》是笑话大全

(作者:棒棒医生)

医药书虽说是活命书,其实最无生气,读来但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一样面对鲜活的生命,医学家和文学家完全不同,他必须去掉一切诗意,以冷静朴素的笔触,刻板的记录叙述,不能掺杂任何色彩,不能展示丝毫才华。然而,《本草纲目》可以颠覆这种阅读体验。

亦如《金瓶梅》,看《本草纲目》得看原本。无论是否受过教育,只要是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本草纲目》的,但即令中医大师,也很少人看过十足原本。看过十足原本的,只要有着正常人的阅读理解能力,不难得出结论:《本草纲目》是笑话大全。这本书的“参考文献”达余家,广泛涉及“子史经传、声韵家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其中的笑料直是无穷无尽。

“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阅读《本草纲目》,正是这样的感觉。因为荒诞,所以可笑。荒诞到极点,便不觉其荒诞,而只觉其可笑。

李时珍却并不觉得可笑,他一本正经的讲着医药,他是一个真正的幽默家。

猪屎这样的腌臜物,李时珍可以引经据典把它讲的笑意盎然。猪屎有个美妙的名字叫“猪零”,因为“其形累累零落而下也”。类似的,古人把老鼠屎叫做五灵脂,蝙蝠屎叫夜明砂,人尿垢叫白秋霜,这种幽默感很诗意。

猪屎和猪肉哪个有“毒”?《本草纲目》说猪肉“苦、微寒、有小毒”,而猪屎“寒,无毒”。很搞笑啊,莫非吃猪肉不如吃猪屎?

猪屎不仅无毒,还可以治很多病。小儿见生人哭闹,中医认为这是一种病,叫做“客忤”,不要紧,用猪屎泡过的水给小孩洗澡就可以:“小儿客忤,偃啼面青。豭猪屎二升,水绞汁,温浴之。”也可以治小儿夜啼:“小儿夜啼。猪屎烧灰,淋汁浴儿,并以少许服之。”治小儿阴肿:“猪屎五升,煮热袋盛,安肿上。”还可以治妇科病:“妇人血崩。老母猪屎烧灰,酒服三钱。”公猪屎似乎不行。也可用于急腹症:“搅肠沙痛。用母猪生儿时抛下粪,日干为末,以白汤调服。”不过这样的屎可难得的很,需要平时有心的收集,可谓屎到用时方恨少。治秃顶:“白秃发落。腊月猪屎烧灰敷。”注意,腊月的猪屎才有效。治寄生虫:“雀瘘有虫。母猪屎烧灰,以腊月猪膏和敷,当有虫出。”

猪屎中最厉害的是母猪屎,因为“解一切毒。母猪屎,水和服之。”直接叫人吃母猪屎治病,老李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搞笑。究竟能解哪些毒呢?有疮毒:“十年恶疮。母猪粪烧存性,傅之。”瘴毒:“雾露瘴毒,心烦少气,头痛心烦项强,颤掉欲吐。用新猪屎二升,酒一升,绞汁暖服,取汗瘥。”这里的新鲜猪屎显然指的是母猪屎,因为李时珍可没有说过公猪屎也可以解毒。猪肉毒:“中猪肉毒。猪屎烧灰,水服方寸匕。”以猪屎解猪肉中毒,玩笑开大发了。丹毒:“赤游火丹。母猪屎,水绞汁,服并傅之。”

不仅猪屎,猪窠中草也可以治病“小儿夜啼,(把猪窠中草)密安席下,勿令母知。”这简直像一出小滑稽情景剧。

李时珍的搞笑才能并不仅仅体现在秽物(如人之屎尿尸肉经血、猪牛狗鸡几乎一切动物肛门排泄物)入药上,对纯洁干净的东西照样能幽上一默。今日的相声演员专好对残疾缺陷取笑,比之老李,可有云泥之别。

关于鸡蛋(即鸡子),《本草纲目》有很多笑料。鸡蛋虽然是好东西,但“不宜多食,令人腹中有声,动风气。和葱、蒜食之,气短;同韭子食,成风痛;共鳖肉食,损人;共獭肉食,成遁尸注(似相当于西医的脓血症、肌肉深部脓肿),同兔肉食,成泄痢。”孕妇更要小心:“妊妇以鸡子、鲤鱼同食,令儿生疮;同糯米食,令儿生虫。”“小儿患痘疹,忌食鸡子,及闻煎食之气,令生翳膜”不带这么吓人啊,老李只是在讲笑话而已,你要是当真就上当了。

吃鸡蛋还可以练成特异功能,只是什么时候,向什么方位吃大有讲究:“正旦吞乌鸡子一枚,可以练形。”“八月晦日夜半,面北吞乌鸡子一枚,有事可隐形。”想做“隐身人”的可以一试。

鸡蛋可作退烧镇静药用:“伤寒发狂烦躁热极。吞生鸡子一枚,效。”“身体发热,不拘大人、小儿。用鸡卵三枚,白蜜一合和服,立瘥。”这两个方子都非常简单易得,若是验方,今日诸多消炎退热药麻烦大了。老李开个玩笑。

对于严重的关节炎,“彻骨髓酸疼,其痛如虎之啮”,中医叫做“白虎风病”,这病好办:“白虎风病取鸡子揩病处,咒愿,送粪堆头上,不过三次瘥。白虎是粪神,爱吃鸡子也。”晴雯死后,宝玉痴想她是芙蓉花神,殊不料粪也有神,喂鸡蛋它吃就不会捣乱。

哮喘在今天也不易治好,歌后邓丽君死于此病。《本草纲目》有美妙偏方:“年深哮喘,鸡子略敲损,浸尿缸中三四日,煮食,能去风痰。”很想起邓小姐于地下问声:愿吃浸尿鸡蛋否?

浸过屎尿的鸡蛋还可以做疫苗:“用鸡卵一枚,童便浸七日,水煮食之,永不出痘。”“用头生鸡子三五枚,浸厕坑内五七日,取出煮熟与食,数日再食一枚,永不出痘。”不浸尿改用蚯蚓要复杂一些:“预解痘毒保和方:用鸡卵一枚,活地龙一条入卵内,饭上蒸熟,去地龙,与儿食,每岁立春日食一枚,终身不出痘也。”有此妙法,花钱打疫苗多冤枉啊。

妇产科急重症的故事:“子死腹中用三家鸡卵各一枚,三家盐各一撮,三家水各一升,同煮,令妇东向饮之。”鸡蛋、盐,甚至水都必须分别向三家讨来,并要向东方而服药。老李一本正经交代这些细节,令人不禁莞尔。产后大出血在古代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老李的冷幽默:“产后血多不止。乌鸡子三枚,醋半升,酒二升,和搅,煮取一升,分四服。”

背痈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也是死亡率很高的病,李时珍借鸡蛋来化解这一沉重话题:“痈疽发背初作及经十日以上,肿赤焮热,日夜疼痛,百药不效者。用毈鸡子一枚,新狗屎(怎么不用母猪屎?)如鸡子大,搅匀,微火熬令稀稠得所,捻作饼子,于肿头上贴之,以帛包抹,时时看视,觉饼热即易,勿令转动及歇气,经一宿定。如日多者,三日贴之,一日一易,至瘥乃止。此方秽恶,不可施之贵人(老李对贵人和穷人还是有分别心啊)。一切诸方皆不能及,但可备择而已。”

狐臭是尴尬的病,老李的方子更令人忍俊不禁:“腋下胡臭。鸡子两枚,煮熟去壳,热夹,待冷,弃之三叉路口,勿回顾。如此三次效。”这一方生动如画,体现了《本草纲目》作为笑话作品的精髓。

  又岂止是药方,李时珍在讲病理生理时也很诙谐,从妊娠禁忌可见一端。《本草纲目》里列出80余种妊娠禁忌,世人不了解李时珍的幽默,竟然信以为真,直到今天也还有人信,李时珍的“忽悠”力持续五百年不衰,可以称得上幽默大师了。李时珍说兔肉“妊娠不可食,令子缺唇”;犬肉“妊妇食之,令子无声”;驴肉“妊妇食之,难产”(驴的怀胎期天左右,较人类天为长,所谓难产是指延月难产,同样道理,不能吃马肉。);蟹“妊妇食之,令子横生”;生姜“妊妇食之,令儿盈指”;鳖(甲鱼),“令子项短及损胎”;雀肉(麻雀),“妇人妊娠食雀肉,令子心淫情乱,不畏羞耻”(西门庆的母亲怀他时吃了雀肉?);泥鳅和黄鳝吃了会导致“滑胎”。这些理论喜感十足,摆明是开玩笑嘛,若不是智力障碍又缺乏幽默感,谁会信以为真。但世上尽有智力障碍又缺乏幽默感的人,李时珍有知,也该苦笑了。

《本草纲目》信手拈来皆是笑料,以上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一本笑话大全,被一本正经的当作治病救人的医药著作,是所谓的“黑色幽默”。笑话到极致,便再也笑不出。









































偏方治疗白癜风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zd/1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