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脉象分类与主病

脉象分类与主病



 (1)浮脉类

  浮脉类的脉象,有浮、洪、濡、散、芤、革六脉。因其脉位浅,浮取即得,故归于一类。

  浮脉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如水上漂木。

  表证、虚证。

  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部位,邪袭肌腠,卫阳奋起抵抗,脉气鼓动于外,脉应指而浮,故浮而有力。内伤久病体虚,阳气不能潜藏而浮越于外,亦有见浮脉者,必浮大而无力。

  洪脉

  洪脉极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里热证

  洪脉的形成,由阳气有余、气壅火亢,内热充斥,致使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而出现洪脉,是正虚邪盛的危险证候或为阴液枯竭,孤阳独亢或虚阳亡脱。此时,浮取洪盛,沉取无力无神。

  濡脉

  浮而细软,如帛在水中。

  虚证,湿证

  濡脉在主诸虚,若为精血两伤,阴虚不能维阳,故脉浮软,精血不充,则脉细;若为气虚阳衰,虚阳不敛,脉也浮软,浮而细软,则为濡脉。若湿邪阻压脉道,亦见濡脉。

  散脉

  浮散无根,至数不齐。如杨花散漫之象。

  元气离散

  散脉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的危重证候。因心力衰竭,阴阳不敛,阳气离散,故脉来浮散而不紧,稍用重力则按不着,漫无根蒂;阴衰阳消,心气不能维系血液运行,故脉来时快时慢,至数不齐。

  芤脉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失血,伤阴

  芤脉多见于失血伤阴之证,故芤脉的出现与阴血亡失,脉管失充有关,因突然失血过多,血量骤然减少,营血不足,无以充脉,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气无所附而浮越于外,因而形成浮大中空之芤脉。

  革脉

  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革脉为弦芤相合之脉,由于精血内虚,气无所附而浮越于外,如之阴寒之气收束,因而成外强中空之象。

  (2)沉脉类

  沉脉类的脉象,有沉、伏、弱、牢四脉。脉位较深,重按乃得,故同归于一类。

  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乃得,如石沉水底。

  里证。亦可见于无病之正常人。

  病邪在里,正气相搏于内,气血内困,故脉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阳气衰微,气血不足,无力统运营气于表,则脉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伏脉

  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邪闭,厥证,痛极。

  因邪气内伏,脉气不能宣通,脉道潜伏不显而出现伏脉;若阳气衰微欲绝,不能鼓动血脉亦见伏脉。前者多见实邪暴病,后者多见于久病正衰。

  弱脉

  极软而沉细。

  气血阴阳俱虚证。

  阴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阳衰气少,无力鼓动,推动血行,故脉来沉而细软,而形成弱脉。

  牢脉

  沉按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阴寒凝结,内实坚积。

  牢脉之形成,是由于病气牢固,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故脉来沉而实大弦长,坚牢不移。牢脉主实有气血之分,症瘕有形肿块,是实在血分;无形痞结,是实在气分。若牢脉见于失血,阴虚等病证,是阴血暴亡之危候。

  (3)迟脉类

  迟脉类的脉象,有迟、缓、涩、结四脉。脉动较慢,一息不足四到五至,故同归于一类。

  迟脉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寒证。迟而有力为寒痛冷积,迟而无力为虚寒。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迟而有力,则不属病脉。

  迟脉主寒证,由于阳气不足,鼓动血行无力,故脉来一息不足四至。若阴寒冷积阻滞,阳失健运,血行不畅,脉迟而有力。因阳虚而寒者,脉多迟而无力。邪热结聚,阻滞气血运行,也见迟脉,但必迟而有力,按之必实,迟脉不可概认为寒证,当脉症合参。

  缓脉

  一息四至,来去怠缓。

  湿证,脾胃虚弱。

  湿邪粘滞,气机为湿邪所困;脾胃虚弱,气血乏源,气血不足以充盈鼓动,故缓脉见怠缓;平缓之脉,是为气血充足,百脉通畅。若病中脉转缓和,是正气恢复之征。

  涩脉

  迟细而短,往来艰涩,极不流利,如轻刀刮竹。

  精血亏少,气滞血瘀,挟痰,挟食。

  精伤血少津亏,不能濡养经脉,血行不畅,脉气往来艰涩,故脉涩而无力;气滞血瘀、痰、食胶固,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则脉涩而有力。

  结脉

  脉来缓,时而一止,止无定数。

  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症瘕积聚。

  阴盛气机郁结,阳气受阻,血行瘀滞,故脉来缓怠,脉气不相顺接,时一止,止后复来,止无定数,常见于寒痰血瘀所致的心脉瘀阻证。结脉见于虚证,多为久病虚劳,气血衰,脉气不继,故断而时一止,气血续则脉复来,止无定数。

  (4)数脉类

  数脉类的脉象,有数、疾、促、动四脉。脉动较快,一息超过五至,故同归一类。

  数脉

  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邪热内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因邪热盛,正气不虚,正邪交争剧烈,故脉数而有力,主实热证。若久病耗伤阴粗,阴虚内热,则脉虽数而无力。若脉显浮数,重按无根,是虚阳外越之危候。

  疾脉

  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阳极阴竭,元阳将脱。

  实热证阳亢无制,真阴垂危,故脉来急疾而按之益坚。若阴液枯竭,阳气外越欲脱,则脉疾而无力。

  促脉

  脉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

  阳热亢盛,气血痰食郁滞。

  阳热盛极,或气血痰饮,宿食郁滞化热,正邪相搏,血行急速,故脉来急数。邪气阻滞,阴不和阳,脉气不续,故时一止,止后复来,指下有力,止无定数。促脉亦可见于虚证,若元阴亏损,则数中一止,止无定数,必促而无力,为虚脱之象。

  动脉

  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

  痛证、惊证。妇女妊娠反应期可出现动脉,这对临床诊断早孕,有一定价值。

  动脉是阴阳相搏,升降失和,使其气血冲动,故脉道随气血冲动而呈动脉。痛则阴阳不和,气血不通,惊则气血紊乱,心突跳,故脉亦应之而突跳,故痛与惊可见动脉。

  (5)虚脉类

  虚脉类脉象,有虚、细、微、代、短五脉,脉动应指无力,故归于一类。

  虚脉

  三部脉会之无力,按之空虚。

  虚证。

  气虚不足以运其血,故脉来无力,血虚不足充盈脉道,故按之空虚。由于气虚不敛而外张,血虚气无所附而外浮,脉道松弛,故脉形大而势软。

  细脉

  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气血两虚,诸虚劳损,湿证。

  细为气血两虚所致,营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气不足则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故脉体细小而无力。湿邪阻压脉道,伤人阳气也见细脉。

  微脉

  极细极软,按之欲绝,似有若无。

  阴阳气血诸虚,阳气衰微。

  阳气衰微,无力鼓动,血微则无以充脉道,故见微脉。浮以候阳,轻取之似无为阳气衰。沉以候阴,重取之似无是阴气竭。久病正气损失,气血被耗,正气殆尽,故久病脉微,为气将绝之兆;新病脉微,是阳气暴脱,亦可见于阳虚邪微者。

  代脉

  脉来时见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脏气衰微,风证,痛证。

  脏气衰微,气血亏损,以致脉气不能衔接而歇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风证、痛证见代脉,因邪气所犯,阻于经脉,致脉气阻滞,不相衔接为实证。

  代脉亦可见于妊娠初期的孕妇,因五脏精气聚于胞宫,以养胎元,脉气一时不相接续,故见代脉。然非妊娠必见之脉,仅见于母体素弱,脏气不充,更加恶阻,气血尽以养胎,脉气暂不接续所致。

  短脉

  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气病。有力为气滞,无力为气虚。

  气虚不足以帅血,则脉动不及尺寸本部,脉来短而无力。亦有因气郁血瘀或痰滞食积,阻碍脉道,以致脉气不伸而见短脉,但必短而有力,故短脉不可概作不足之脉,应注意其有力无力。

  (6)实脉类

  实脉类脉象,有实、滑、弦、紧、长等五脉,脉动应指有力,故归于一类。

  实脉

  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实证。

  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邪正相搏,气血壅盛,脉道紧满,故脉来应指坚实有力。

  平人亦可见实脉,这是正气充足,脏腑功能良好的表现。平人实脉应是静而和缓,与主病之实脉躁而坚硬不同。

  滑脉

  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园滑。

  痰饮、食积、实热。

  邪气壅盛于内,正气不衰,气实血涌,故脉往来甚为流利,应指园滑。若滑脉见于平人,必滑而和缓,总由气血充盛,气充则脉流畅,血盛则脉道充盈,故脉来滑而和缓。

  妇女妊娠见滑脉,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

  弦脉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肝胆病,痰饮,痛证,疟疾。

  弦是脉气紧张的表现。肝主流泄,调物气机,以柔和为贵,若邪气滞肝,疏泄失常,气郁不利则见弦脉。诸痛、痰饮,气机阻滞,阴阳不和,脉气因而紧张,故脉弦。疟邪为病,伏于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而见弦脉。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栾脾,亦觉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胃气全无,病多难治。

  紧脉

  脉来绷急,状若牵绳转索。

  寒证、痛证。

  寒邪侵袭人体,与正气相搏,以致脉道紧张而拘急,故见紧脉。诸痛而见紧脉,也是寒邪积滞与正气激搏之缘故。

  长脉

  首尾端长,超过本位。

  肝阳有余,火热邪毒等有余之症。

  健康人正气充足,百脉畅通无损,气机升降调畅,脉来长而和缓;若肝阳有余,阳盛内热,邪气方盛,充斥脉道,加上邪正相搏,脉来长而硬直,或有兼脉,为病脉。

  (2)相兼脉与主病

  相兼脉是指数种脉象并见的脉象。徐灵胎称之为合脉,有二合脉,三合脉、四合脉之分。

  相兼脉象的主病,往往等于各个脉所主病的总和,如浮为表,数为热,浮数主表热,以此类推。现将常见的相兼脉及主病列于下:

  ⒈相兼脉:浮紧。主病:表寒,风痹。

  ⒉相兼脉:浮缓。主病:伤寒表虚证。

  ⒊相兼脉:浮数。主病:表热。

  ⒋相兼脉:浮滑。主病:风痰,表证挟痰。

  ⒌相兼脉:沉迟。主病:里寒。

  ⒍相兼脉:弦数。主病:肝热,肝火。

  ⒎相兼脉:滑数。主病:痰热,内热食积。

  ⒏相兼脉:洪数。主病:气分热盛。

  ⒐相兼脉:沉弦。主病:肝郁气滞,水饮内停。

  ⒑相兼脉:沉涩。主病:血瘀。

  ⒒相兼脉:弦细。主病:肝肾阴虚,肝郁脾虚。

  ⒓相兼脉:沉缓。主病:脾虚,水湿停留。

  ⒔相兼脉:沉细。主病:阴虚,血虚。

  ⒕相兼脉:弦滑数。主病:肝火挟痰,痰火内蕴。

  ⒖相兼脉:沉细数。主病:阴虚,血虚有热。

  ⒗相兼脉:弦紧。主病:寒痛,寒滞肝脉。

(北京站)全国第78届实用医疗新技术公益班

一、讲授内容:

1、乳腺增生症专科治疗:传授乳腺增生特效治疗方法。内治加外治,毫无保留公开中药配方,操作简单,见效快,复发率低,疗效十分理想!帮助您开展乳腺病专科!

2、美容祛斑技术:国内首家推广,世界领先的韩国美容技术!快速祛除面部黑气、黑白痣、老年斑、黄褐斑、雀斑、粉刺、红血丝、睑黄疣、扁平疣、汗管瘤、血管瘤等。传授美颜美白、抗衰老、脱发、斑秃等疾病的治疗技术。前沿美容美肤技术,创造行业至高财富!

3、前列腺疾病特色治疗技术:主治前列腺增生、急慢性前列腺炎。简单实用,疗效确切,易学易懂。主要讲授前列腺腔体给药、最新灌注冲洗技术,疗效神奇,国内首家推广。

4、皮肤病外治技术:主要讲授常见及疑难性皮肤病特效外治方法,特殊中西药物、酊剂、膏剂、散剂的配制及临床应用。其特点是:速学速用、速用速灵、简单易学、疗效神奇。主治:顽癣、白癜风、尖锐湿疣、扁平疣、皮肤湿疹、神经性皮炎、中药特效烧伤膏配制等。

5、鼻炎特效疗法:讲授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的特效治疗!并传授鼻腔内涂药及欧洲光疗新技术;一次性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单纯性鼻炎、大部分过敏性鼻炎。凡是下鼻甲肥大影响通气的患者皆是适应症。注射、放药、排毒、光疗、中药外治于一体,操作简单、安全无痛,不易复发。 

6、火针.美容针.微针疗法:学习火针.微针在临床各科的应用,现场病例操作,毫不保留教会每个学员,直至能够独立操作。火针.美容针.微针完美结合,取长补短,临床疗效大大提高。

7、多功能液针刀疗法及臭氧临床应用:讲授液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疼等软组织损伤。讲授臭氧疗治疗颈肩腰腿疼的临床应用,同时讲授臭氧在皮肤科、内科、妇科、美容科的应用。

二、上课地址和上课时间:

上课







































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便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zd/1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