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三甲医院药师告诉你正确煎煮中药及服用的

三甲医院药师告诉你正确煎煮中药及服用的



明天就是世界传统医药日了!小盟今天请到了好盆友,医院的张药师,为大家普及一下你可能还不知道的中草药常识。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种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哦,在中药资源上我们占据垄断优势。医院看病之后,手里一般都会提着大包小包的中草药,但你知道怎么正确煎煮中草药吗?你知道如何正确服用中草药吗?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一不留神,你就陷入了误区,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中草药。为此,我的好盆友张药师将给大家科普一下中草药常识。煎煮篇一、该用什么样的器皿?该煮多长时间,张药师来告诉你!1、煎药器皿:在煎药时尽量以砂锅、不锈钢锅、玻璃、搪瓷器皿为主,忌用铁锅、铝锅、铜锅。2、浸泡方法: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厘米,浸泡30-60分钟为宜。3、煎煮方法:每剂煎煮两次。第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的药物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淹没过药面即可,火候同第一煎。煎煮时最好加盖。4、煎药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15-25分钟,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5-15分钟,滋补类及质地坚硬的药物40-60分钟。   注意事项二、不可不知道的五大注意事项1、服用中药的时间:补养药与健胃药应饭前服用,以增加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率。辛辣而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驱虫或攻下药适宜在空腹时服用,以增强药效。治疟疾时宜在发作之前服药,用安神药时应在临睡前服药,急性病者应不拘时间尽快服药。2、服药的次数:一般每日服药2~3次,维持疗效者改为每日1次,有的一日多次或煎汤代茶,不拘次数。3、服药的温度:一般中药煎剂以温服者多。根据病情及治疗的需要也有采用冷服用于热症者,采用热服用于寒症者。4、药饮选择:一般用白开水送下,因呕吐而服药困难者,可饮姜汁,药液中加白糖或矫味剂。如果送服消淤活血剂,增强药效一般以黄酒为饮。5、忌口:一般在服药期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皮肤病及疮伤应忌食鱼虾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等。最佳温度三、中药最佳服用温度喝汤药什么温度下服用,效果最佳呢?不少人这样说:汤药刚煮好稍稍放凉后喝下是最好的,太烫了难以咽下,太凉了想必药性又跑了。那么放多久喝,效果才是最好的呢?其实,当药液的温度在38℃以上,或35℃以下的时候,人对苦味的味觉是最不敏感的,因此大部分的药液,都是在温热的时候服用最好。不过38℃以上的温度可能过高,对口腔和喉管不好,因此最好是将药液的温度控制在20℃—35℃。这样,温度适宜,既保证了药效,又不会影响服用。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有些中药在服用时,对于温度还有特殊的要求,有的需要趁热服下,而有的却要完全冷却后服用,这些都需要区别对待。●需要热服的有:属于温中散寒、补益虚弱的药剂。例如因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烧怕冷、头痛、怕风、全身关节酸痛、不出汗等伤风感冒症状,需要趁热服用药物,以帮助患者排汗,解除恶寒发烧、鼻塞流涕、肢体酸痛等症状。还有用于治疗脏腑虚寒、体质虚弱的温热药及补药也需热服。此类药物有艾附暖宫汤、理中汤、四逆汤、小建中汤等。麻疹刚发的患者也需热服药物,这样可使疹毒发透,随汗液排出体外,缓解病情。身体浮肿的患者也可热服药物,有助于消肿。●需要冷服的有:清热、解毒、降火、泻下通便的药剂。如因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而发烧的病人,脏腑实热、热入营血、高热惊厥,或经常出现口干唇裂、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等热性症状者,冷服中药可通过寒凉泄热,使邪热外泄,缓解病痛。此类药物有清营汤、白虎汤、清胃散、导赤散、化斑汤、六一散、生石膏、知母、龙胆草、大黄、芒硝、寒水石、冰片、牡丹皮、黄柏等。12小盟有话说张药师提醒,如果病人因高烧而导致津液耗损、极度虚弱乃至休克,则需要温服中药药液。此外,不同的季节和患者体质也决定了适宜服用的药物温度的变化。比如寒冷季节最好是温服药物,而老人、儿童、孕妇及久病体衰的患者,最好也都温服药液。







































白癜风治疗有效的药物
北京中医白癜风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zd/11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