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有一种不认输,叫中国女排有一种不放弃,
有一种不认输,叫中国女排有一种不放弃,
时隔12年中国女排奥运会再夺金!
12年,中国女排如凤凰涅槃,
实现了女排梦,中国梦!
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
扬中油坊镇鸣凤村
78岁的孙启明、45岁的孙旭华、
19岁的孙赞江一家祖孙3人,
60年不改初心,实现了三代医学梦!
少年有志,学成造福桑梓
高考前有好友曾问孙赞江高考志愿选什么?孙赞江脱口而出,医学!“你傻啊!现在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同学们都没几个愿意学医的。”好友劝他改个商务、软件工程之类的热门专业。
19岁的他一脸坚定:“从小我就希望能像爷爷和爸爸一样治病救人,为了这个目标我一直在努力,即使再苦、再累,我绝不放弃!”
做医生的爸爸太忙了,孙赞江是跟着中医爷爷长大的,记事起爷爷已经退休,但左右乡邻有个小毛小病的依然喜欢找爷爷看看,几根银针、几把草药,几天之后隔壁的张奶奶、西村的李伯伯又能下田除草种菜了。赞江在村子里朋友圈挺大的,因为他有个能治病的爷爷,小伙伴都挺“巴结”的,不管到谁家,对他分外热情。小赞江觉得:“做医生能受人尊崇,真好!”而真正让赞江下定决心要做医生,是12岁那年他亲眼看见爸爸救活了一个误服鼠药的孩子。
今年被徐州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录取的孙赞江欣然与扬中市卫计委签约医学生定向培养协议,表示学成回扬后,造福桑梓。
耳濡目染,扎根基层20年
现任油坊卫生院医教科长的孙旭华和儿子孙赞江一样,从小就看着父亲治病救人,那时农村条件差,很多群众生了病舍不得买药吃,而父亲的草药、银针就像施了魔法的宝物,治好了很多人。好奇的他经常跟在父亲后面,看着父亲施针、碾药,有时父亲还带他采草药,教他辨别草药、有什么功效。
10岁那年,他因扁桃体发炎引发急性肾炎,又是父亲结合中西医疗法将他治愈。镇江医学院毕业后孙旭华回到了油坊卫生院,他传承了父亲的衣钵为家乡人民服务。
15年前,一次门诊,一位医院,来院时头痛、头晕,半身不遂,做完检查确诊为脑梗,住院期间,孙旭华除了早晚的查房外,一有空就往病房跑,一边宽慰患者一边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10天后患者康复出院,对他说:“你和你爸爸一样,对病人很负责,不愧是老孙家的孩子。”至今这名车夫依然精神抖擞的每天在外接送客人。
近年来,孙旭华还参加了3+X家庭健康责任团队,利用早晚时间参与慢病随访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深受村民欢迎。
心系乡邻,仁术救人救己78岁的孙启明虽然生过一场大病,但依然精神饱满,他拿着孙子赞江的录取通知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说起他的从医史,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解放初期,农村缺医少药,疟疾、血吸虫病、肠胃炎等肆虐,看着乡亲们“小病拖、大病挨、重病等着土里埋”,17岁的他萌发了学医的念想,立志要帮助乡亲们。年适逢扬中卫生科批准名老中医师带徒,孙启明师从八桥镇名中医叶子春。
学成后的孙启明先后在防疫站、新坝卫生院、油坊卫生院工作,说起曾经救过的人,老人如数家珍,记忆犹新,“左邻右舍,方圆几里的乡亲很多都是我的病人,我的银针和草药救过很多人的命。”
提起这些,老人分外自豪。而最让老人感慨的是救了一辈子人最后还救了自己。15年前孙启明患上口腔癌,当时已无法手术,孙老就放、化疗治疗与中草药调理相结合,自己采药、自已配药、自己煎制。“16年了我依然存活健在”孙老调侃地说。
“做医生不是为图名利,治好群众的病是我们医生的本份。希望儿子、孙子正道积善,让我们孙家的医学梦代代相传!”孙启明对子孙寄予厚望。
总编辑:施薇
编辑:王晓霞图片:柏昌林设计制作:曹胜
联系()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呢南昌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