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常识 > 其他几种疟疾一般不危及生命

其他几种疟疾一般不危及生命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可发展为重症疟疾,其最重要的表现为:急性脑病(脑型疟)、严重贫血等,甚至死亡

北京市虽已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但是随着近年劳务输出、出入境人数的增加,每年均有输入性病例报告患者多有非洲出国史,回国后1-2周内发病因此,对于外出到非洲等地工作的务工人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疟疾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降低疟疾发病率,减轻疟疾疾病负担已列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大约40%的人口受疟疾威胁,每年有3.5亿—5亿人感染疟疾,110万人因疟疾死亡,疟疾负担最重的是南撒哈拉非洲

2010年5月,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疟疾陆续制定修订了疟疾防治知识小结《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疟疾诊断标准》、《疟疾防治技术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对相关防治技术措施做出了明确规定,确保科学、规范地开展疟疾防治工作

间日疟患者一般采用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治疗,在第二年春季还要采用伯氨喹再进行一次抗复发治疗;非重症恶性疟患者可口服青蒿素类复方制剂,如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和复方青蒿素片等进行治疗;重症恶性疟患者应采用青蒿琥酯或蒿甲醚针剂进行抗疟治疗

4.疟疾的潜伏期?

3.回国后:一旦出现发热症状,要立即就诊并告诉医生您何时从国外回来,并要求进行疟原虫检查如当地没有疟疾诊治条件可直接联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寻求帮助

整理/记者 曹姗 范维疟疾防治

1.疟疾是一种什么病?

2011年4月26日是第4个“全国疟疾日”,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消除疟疾,履行承诺”2007年5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每年4月25日设为“世界疟疾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将每年4月26日作为“全国疟疾日”,并要求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以“全国疟疾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一系列防治宣传活动

2.在国外期间:防止蚊虫叮咬是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方法,如使用蚊帐、纱窗纱门、蚊香等;如果您自觉有原因不明发热或感冒样症状请立即到当地就诊和治疗,如病情危急,可自行采用青蒿素类特效抗疟药物进行试治

恶性虐通常呈多种临床表现,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症状:发热、打寒战、多汗、厌食、恶心、疲倦、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咳嗽和腹泻疟疾发病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经媒介按蚊传播,引起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的寄生虫病,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4种,最严重的为恶性虐感染

潜伏期指从感染性叮咬至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恶性虐约为9-14天,间日虐和卵形疟约为12-18天,三日虐约为18-40天通过输血感染的疟疾,潜伏期取决于输入的原虫量,通常较短,但也有延续到2个月左右的

当雌性媒介按蚊叮吸带有疟原虫人的血液时,疟原虫随血液进入蚊体,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疟原虫经过发育、繁殖形成子孢子进入蚊子唾液腺的子孢子在蚊子再吸血时随唾液进入人体传播疟疾输入带有疟原虫的人的血液,使用被带有疟原虫的人的血液污染的注射疟疾防治知识讲座器等也可传播疟疾

我国疟疾主要流行于云南、海南、贵州等南部地区和安徽、河南、江苏、湖北等中部地区

5.疟疾都有哪些典型症状?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或长效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其他几种疟疾一般不危及生命,起病时有不适,体温在几天内缓慢上升,继而开始打寒战,体温快速上升,通常伴头痛、恶心,末期大汗淋漓如不治疗,该症状可持续1周至1个月或更长,并伴随虚脱、贫血、脾肿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全球86%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9%的病例发生在东南亚疟疾监测,其余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他地区

1.出国前:向您所属劳务公司了解您所去国家或地区的疟疾流行情况和公司为您预防疟疾所采取的措施;您还可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有关疟疾防治知识,必要时自行携带部分抗疟药物,请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限

3.疟疾主要在哪些国家和地区流行?

疟疾小常识

到上述疟疾流行区生活、居住过的公民,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当尽快去检查

7.如何预防疟疾?

2.疟疾是如何传播的?

6.如何治疗疟疾?


广东白癜风医院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cs/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