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常识 > 防治疟疾,保护健康

防治疟疾,保护健康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120/4561806.html
 年4月26日是第13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1.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新冠肺炎是呼吸道传播疾病.2.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感染.3.疟疾通过蚊子叮咬或者输血传播,最好办法是防蚊灭蚊,禁止疟疾患者输血。勤洗手,多通风,不扎堆,戴口罩,可以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4.疟疾和新冠肺炎都应注意境外输入.

传染源

疟疾现症患者或无症状带虫者,其血液中具有配子体者便成为传染源。血液中原虫密度越高,配子体的密度也会越高,传播的机率也越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人体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常见临床症状

疟疾典型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可初步诊断。不规律发热,而伴脾、肝大及贫血;凶险型多发生在流行期中,多急起,高热寒战,昏迷与抽搐等。流行区婴幼儿突然高热、寒战、昏迷,也应考虑本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

传播途径

疟疾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疟原虫的人。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疟疾病人和带病原虫者如果漏诊或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不但可反复发作,而且还可通过蚊子叮咬将疾病传给他人,蚊子叮咬了病人的血后再叮咬健康人就把疟疾传给了健康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传播方式主要以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特殊情况下也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潜伏期

疟疾的潜伏期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3-7天,潜伏期内就具有一定传染性。

疟疾治疗方法:

(1)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治疗:包括现症病例和间日疟复发病例,须用血内裂殖体杀灭药如氯喹,杀灭红内期的原虫,迅速退热,并用组织期裂殖体杀灭药亦称根治药或抗复发药进行根治或称抗复发治疗,杀灭红外期的原虫。常用氯喹与伯氨喹联合治疗。

(2)恶性疟治疗:对氯喹尚未产生抗性地区,仍可用氯喹杀灭红细胞内期的原虫,同时须加用配子体杀灭药。成人口服氯喹加伯氨喹。

预防

疟疾的预防,指对易感人群的防护。包括有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个体预防系疟区居民或短期进入疟区的个体,为了防蚊叮咬、防止发病或减轻临床症状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群体预防是对高疟区、爆发流行区或大批进入疟区较长期居住的人群,除包括含个体预防的目的外,还要防止传播。要根据传播途径的薄弱环节,选择经济、有效,且易为群众接受的防护措施。

新冠肺炎的预防:1.加强开窗通风,尽量让阳光照进屋子里。居家每天都要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加强空气流通,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2.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用手帕或肘部掩住口鼻,外出佩戴口罩,患者用品及时清洗消毒等,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3.加强锻炼、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重要手段。

霍州市疾控中心与您携手

抗疫防疟、共护健康

咨询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cs/19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