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常识 > 柳叶刀氯喹和羟氯喹对新冠肺炎患者无效
柳叶刀氯喹和羟氯喹对新冠肺炎患者无效
北京时间5月22日晚,《柳叶刀》发表了一篇关于抗疟药氯喹及其相似物羟氯喹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效果的研究成果。该成果表示,没有证据表明氯喹和羟氯喹对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有益,需要紧急的随机试验进一步证明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发现:无效,或可能有害研究发现,在新冠肺炎患者中,氯喹或羟氯喹的使用,与患者死亡率和心律失常的增加有关。研究人员建议,这些药物方案不应当用于临床试验外的新冠肺炎治疗,且需要开展紧急的随机临床试验,证明药物对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论文的主要作者曼迪普·梅赫拉(MandeepR.Mehra)说:“这是第一项发现强有力统计证据证明氯喹或羟氯喹治疗对新冠肺炎患者没有益处的大规模研究。相反,我们的研究发现,它可能与严重心脏病风险的增加和死亡风险的增加有关。随机临床试验对于确认与这些药物相关的危害或益处至关重要。同时,我们建议不要将这些药物用于临床试验以外的新冠肺炎的治疗。”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教授克里斯蒂安·冯克·布伦塔诺(ChristianFunckBrentano)(未参与该项研究)在相关评论文章中写道:“这是一项进行得很好的观察研究,增加了初步的报告,用于表明单独使用或与阿奇霉素一起使用氯喹、羟氯喹对新冠肺炎患者无效,或可能有害。”研究过程:纳入名患者的大规模研究该研究分析了从年12月20日至年4月14日期间住院的名患者的数据,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要么已经出院,要么在年4月21日前死亡。这些患者中,近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了氯喹或羟氯喹,其中,有些单用氯喹()治疗,有些单用羟氯喹()治疗,有些服用了氯喹和大环内酯抗生素(),有些服用了羟氯喹和大环内酯抗生素()。研究中的其余名患者纳入对照组。在研究结束时,对照组中每11名患者中有1医院(9.3%,/)。但是,在用药组中,所有四种用药方法都与较高的住院死亡风险相关。在单用氯喹或羟氯喹治疗的患者中,约六分之一的患者死亡(单用氯喹的患者死亡率为16.4%,/;单用羟氯喹的死亡率为18.0%,/)。当这些药物与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使用时,氯喹的死亡率上升到五分之一以上(22.2%,/),羟氯喹的死亡率几乎上升到四分之一(23.8%,/)。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不能排除其他无法测量的因素导致这些药物治疗与患者死亡率之间存在明显联系的可能性,因此迫切需要随机试验的进一步研究。此外,研究小组还发现,在接受这四种治疗方案的患者中,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下腔快速不规则地跳动)更为常见。跌落神坛的氯喹年,科学家研发出奎宁的衍生物——氯喹。此后,它很快取代奎宁,成为治疗疟疾和风湿病的常规用药。年,科学家在氯喹基础上研发出羟氯喹。它与氯喹的化学结构十分相似,起初用于治疗疟疾,后来用于治疗风湿免疫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些科学家和医生认为,它有望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实现“老药新用”。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曾爆料自己已经服用羟氯喹超过一个星期。巴西卫生部也建议公立医疗机构将氯喹和羟氯喹与阿奇霉素配合使用治疗,并适用于包括轻症患者在内的所有新冠肺炎病例。但是,随即出炉的各类研究,让这款“神药”迅速跌落神坛。5月7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表明,羟氯喹的使用,与插管或死亡复合终点的降低或增加的风险均无关,需要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羟氯喹的随机对照试验。5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谢青团队在国际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表明,在轻中症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中,服用羟氯喹并没有导致比单独的标准护理更高的阴性转化率,羟氯喹接受者的不良事件高于非接受者。当地时间5月20日,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曾表示,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羟氯喹或氯喹对治疗或预防新冠肺炎有效,实际上,恰恰相反,许多机构已就该药物的潜在副作用发出警告。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期编辑:青青
投稿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