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常识 > 新冠疫情法国药品安全局警惕抗疟疾药物
新冠疫情法国药品安全局警惕抗疟疾药物
巴黎4月13日电(张玮真)法国药品安全局(ANSM)提醒使用羟氯喹类药物(hydroxychloroquine)治疗新冠肺炎可能会对心脏产生副作用,严重可致心脏骤停。
据《20分钟》报道,由于新冠肺炎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本就较为脆弱,使用羟氯喹类药物进行治疗时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法国药品安全局(ANSM)总干事多米尼克·马丁(DominiqueMartin)警告:“由于新冠病毒的攻击,许多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变得脆弱,因此和普通人相比,使用对于心脏有副作用的药物时,在他们身上更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副反应。”
该警告基于3月底进行的一项为期约两周的调查。法国药品安全局表示:“共有多例新冠肺炎患者在治疗中产生与药物有关的副作用,其中79例危重,4例死亡。”
7名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的副作用
法国药品安全局表示,出现副反应的这一百多名病例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药物疗法:一种为结合了两种用于艾滋病毒(治疗)的药物,洛匹那韦(lopinavir)和利托那韦(ritonavir);另一种使用的是羟氯喹类药物(hydroxychloroquine),抗疟疾药物氯喹(chloroquine)的衍生药品。
研究人员对出现心脏系统副作用的病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几乎所有使用羟氯喹的患者(53例中的43名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脏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脏传导阻滞,通过心电图可观察出异常,往往会导致心律失常,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在7例出现心脏骤停现象的患者当中,有4名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医院对该类药物的使用
早已有研究证明羟氯喹类药物对心脏会产生副反应,多米尼克·马丁表示:“但这种副反应在新冠肺炎患者身上似乎被放大了。”据他介绍,这种药物一般会对心肌造成损害,另外,研究人员也认为新冠肺炎似乎对心脏有一定影响。而另一种治疗方案带来的药物副作用则主要表现在对肾以及肝产生的毒性上。
尽管全球范围内有不少专业人士希望扩大羟氯喹的使用,用以治疗新冠肺炎,但法国药品安全局坚持,希望对使用羟氯喹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医院对该类药物的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