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常识 > 曹操兵败赤壁原因何在血吸虫疟疾戏说

曹操兵败赤壁原因何在血吸虫疟疾戏说



早在罗贯中《三国演义》成书以前,文豪们就对孙刘联合抗曹,诸葛孔明借来东风,协助周郎火烧赤壁、打退曹兵,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看法已成定论。按照一般说法,北方士兵“不习水战”,“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成为曹魏兵败的“必然理由”。殊不知当时一场大疫正在北岸曹营中蔓延,初战失利和疫情蔓延迫使曹操主动烧船退兵,由此才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

医学史界的考证,见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中华医史杂志》的一段热闹的讨论,马伯英引曹操给孙权的书信:“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三国志·魏志》还记有曹操的武帝令:“自顷以来,军数争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蜀志·先主传》、《吴志·吴主传》等资料与传统见解也出入颇大。如《魏志·武帝纪》: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公南征刘表。……十二月……公至赤壁与(刘)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吴志·吴主传》载:“(孙)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刘)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曹军败退。……(曹)公烧其余船.士卒饥疫,死者大半。”《蜀志·先主传》:“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当时曹操号称雄兵百万;但周瑜估计,“中国士兵,不过十五六万”。但无论如何,这么多兵员密集于营房,为疫病流行提供了方便是很有可能的。

对此,马氏引证《中华医史杂志》发表过的三篇论文说道:“所患疫病,李幼松推测为急性血吸虫病”……说“这可能正是曹操军队的遭遇”,但随即又认为错误在于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病季节不对。因此,以为季始荣、田树仁等驳论是有道理的。“季氏推测为疟疾……田氏疑为斑疹伤寒,此有可能”。他还分析与斑疹伤寒流行相关的要素:从病原体、流行季节、战争与饥荒,论证相关病症如“战争热”、“饥荒热”,推及“阴阳毒的表现”,甚至涉及脑脊髓膜炎、“湿温”、“为流行性出血热”等多种传染病。

姑且不论发病季节对与不对,血吸虫病病程很长,不会在短短数月之内死人;是否要考虑疟疾?据《实用内科学》,虽然在我国各地均有疟疾病流行,“其中间日疟最多,恶性疟次之”。而且全年均可发病,但年发病率约为0.3%。除恶性疟疾,尤其是脑型疟疾病死率很高以外,间日疟与三日疟的预后良好。会不会是斑疹伤寒?除了流行季节、还有病程与死亡率都是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斑疹伤寒的死亡率约5%~17%,只有50岁以上年龄组的患者死亡率可达40%,而腺鼠疫的死亡率可高达20~75%,肺型、败血症型可以更高。斑疹伤寒症状远不如鼠疫暴烈,因此,除了当时曹营流行病的暴发程度分析外,从兵役年龄上分析,也不可能是斑疹伤寒。因为不能想象在著名军事家曹操的兵营里,会蓄养这么多50岁以上的老兵。这是我们在判断时要考虑的基本要素。

为此,参看建安前后的疫情,运用流行病学知识将对揭开这一千古之谜或有裨益。华佗所见疫病在仲景《伤寒论》之前,但《千金要方》收录的“华佗论伤寒”以同期疫病为原型,具有下列基本特征:①初起必有恶寒形证……伤寒的得名与之有关。②病程也以6日为期,1至6日病症分别分为在皮、在肤、在肌、在胸、在腹、在胃六个层次,以此作为辨治的纲领;③发斑症状极为严重,斑色不同决定死亡率的高低,轻者高达“五死一生”,甚者竟达“十死一生”。笔者曾分析其中的病情,确认与鼠疫流行有关。

有意思的是,马氏作为论据还特别提到曹子建的《说疫气》和葛洪“五日可治,过此则死”的“阴阳毒”…。可以说人们对此还知之甚少。比如,华佗死后9年,即建安22年()的那场大疫,它在曹魏统辖的中国北方暴发。陈思王曹子建曾对这次“疫气流行”记叙酷烈程度到“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说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达到惊人程度。

曹植所记疫病,虽在仲景成书以后,但间隔时间不长,对于散在流行与暴发流行经常交替出现可延绵数十年的鼠疫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份极为珍贵的参照资料。对于建安22年的那次大疫,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陈方之、吕世琦、吴安然等学者就认定是鼠疫,鼠疫、伤寒、疫病与脚气病的异同,朱肱等医家也早有评述。鉴于葛洪“温毒发斑,大疫难救”及“阴阳毒”都有“五日可治,过此则死”之说,有人提出这次疫病“颇似斑疹伤寒”,不排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出血热等。其实葛洪所说大疫,有发斑症状,预后很差,以及阴阳毒有“五日可治,过此则死”等提示,都是识别鼠疫的重要信息。对此,笔者已有论及。熟悉了鼠疫的特征,与其他疫病的鉴别并不困难。

战争为疫病鸣锣开道,饥荒为瘟疫推波助澜,已为古人熟知。

《老子》二十章:“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凶年之后,必有大疫“。

鼠疫流行与战争状态相关,这是因为战争造成人口大量流动与集结,增加了人群接触与感染的机会,便于把一种地方病扩散到大军所到之处。灾害、凶年、饥荒又迫使鼠类为觅食而扩大活动范围,容易把本来活动于野外的野鼠、鼠蚤和病原菌传向人间。这在自然疫源地内尤为突出。

东汉末年的鼠疫流行,与豪强、政府军与黄巾起义军之间的战事密切相关。现代战争与疫病暴发的历史惊人地相似。—年期间,在我国云南出现了自杜文秀起义与清朝政府镇压间的战争以来,致使战后82年间除有两年未见记载,鼠疫流行连续出现80年之久。其中尤以年至年间流行最为剧烈。上世纪60年代,静止多年的越南鼠疫伴随战争再度猖獗,都是极好的例证。

(文章来源:.1.医古文知识符友丰)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得好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cs/17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