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常识 > 别以为屠呦呦获奖与你无关你可能就属于疟
别以为屠呦呦获奖与你无关你可能就属于疟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另外两名获奖科学家分别是,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WilliamC.Campbell)、日本科学家大村智(Satoshiōmura)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年12月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年,经历了多次的失败之后,屠呦呦成功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转起点赞!
恐怖!每年近百万人死于疟疾据年报道显示,全球每年有3.5~5亿人感染疟疾,每年约有万人死于疟疾,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染病死亡率很高,全球每30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
今年9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尽管疟疾致死率自年以来已下降60%,但全球仍有32亿人面临罹患疟疾的风险,年预计新增病例2.14亿,死亡人数43.8万,死于疟疾的多为年幼的儿童。
咋会得疟疾:被蚊子叮咬解放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聂为民介绍,疟疾,俗称打摆子、寒热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血液,而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也就是说,疟疾属于传染病,同城有两种情况会被传染:一种是被虐蚊叮咬后(这种专门的蚊子叫做按蚊,并不是所有蚊虫叮咬都会传染哦),疟原虫就进入体内了;还有一种是输入了带疟原虫的血液。其中,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低的人群易感性较高。
这些人是高危人群1、正在非洲和东南亚旅游的人;
2、刚从非洲和东南亚旅游回来的人;
3、被蚊子叮咬过发烧头痛的人;
4、生活在贫困地区,卫生条件差的人;
疟疾啥症状:发冷、发热、出汗据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有四种类型: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是最常见的类型。“间日疟”顾名思义就是隔日发作一次,“恶性疟”是每日均发作。
医院主任医师杨铁生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中介绍,发作一次疟疾的全过程大致为:
1.潜伏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2.发冷期
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乃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发热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
4.出汗期
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此刻进入间歇期。
如果得不到治疗,就这样来回折腾,可见疟疾折磨人死不是难事!
治疗:青蒿素大有用处年4月,复方蒿甲醚获得新药证书,世界上首个青蒿素类复方抗疟药在我国诞生。复方蒿甲醚开创了中国原创新药取得国际专利的先例。
目前疟疾的治疗药物主要是伯喹、氯喹以及青蒿素。医院进行全程和正规的治疗,有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型疟、黑尿热而死亡。
预防疟疾:灭蚊、防蚊咬预防疟疾的手段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为疟疾主要是通过中华按蚊传播,因此,大力开展灭蚊是控制疟疾传播的最有效手段。而保护易感人群主要通过药物来预防,但不提倡大规模服药,如果进入疟疾高发区,可以进行药物预防,主要的预防药物有氯喹。
另外,在外旅游预防疟疾,最有效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在疟疾高发区旅游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黄昏以后关好门窗,避免黄昏以后黎明之前蚊虫叮咬;
2.穿长袖、长裤,避免皮肤暴露,暴露部位可擦驱蚊膏或防蚊水,室内可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驱避蚊虫;
3.睡觉时使用蚊帐,睡前检查蚊帐是否有破洞;
4.从疫区回来的人,如有发热、发冷、打寒战、呕吐等症状,要及时确诊,并规范治疗。
(来源:央视财经、健康时报)
(编辑:雪慧)
北京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初期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