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常识 > 为什么至今仍然没有疟疾疫苗
为什么至今仍然没有疟疾疫苗
医谷
疟疾是一世界性的疾病,虽然在一些国家已经消灭了,但是还有许多国家仍然很流行,有不少国家是得到控制,然而这仅是暂时的。通常是用治疗病人和灭蚊来控制。大量的服药不容易做到,而且要产生抗药性;灭蚊虽然能切断传播,但是要把按蚊作为一种群体消灭谈何容易。因而人们都寄希望能有疫苗。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为疟疾疫苗做了许多努力,但是迄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疫苗问世。这是为什么?
1.没有理想的实验模型好多动物都有疟原虫,然而没有一种能与人的疟原虫很近似的。因而不能从一种动物实验取得的结果用在人身上。各种疟原虫在动物机体的生活史不同,免疫反应也不同。
2.不知道什么是特异性的免疫原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不少仅仅是推想。用推想到现场做人体试验结果不可靠,也是很难成功的。
3.做现场工作很不容易现场要求要有大量的数据,不容易设立合理的对照,因为群体间的差异很大,不容易做统计学的处理。
如何选择动物模型
因为没有成熟的模型,只能选与人类相近的模型,而且不能单凭一种模型,要用比较的方法探求他们之间的共性,找出与人疟原虫的共性来。通常是用鼠疟到猴疟、猩猩到人。比较生物学是一门新型的科学,它不能直接应用,要用推理的方法,它要求我们有更高的智慧。就人疟而言,病人最多的有两种,一叫恶性疟,另一为间日疟,它们仅仅在形态上有类似的地方,在生活史、病理、免疫等方面浑然不同,这完全可以说是两种病,因此在研究疫苗时要独立分开。在大动物身上观察要有充分的依据,也要考虑到安全性。体外试验只能作参考,不能作为重要依据。我们的工作实践是重要的,但是没有理论是不行的,就目前的工作看来我们已经具备了一些研究理论的基础。要以理论为基础开展我们的工作。
免疫学是寻找疫苗的基础
要寻找疫苗免疫学是基础,要先研究免疫学,然后找疫苗,不能先研究疫苗后再研究免疫学。通常要找到免疫原,这还不够,还要考虑到一些细胞因子等等。免疫是全身机体对病原体的综合反应。免疫形成是一动态的过程,因而要研究人机体的功能。它是一综合因素。在没有弄清楚这些问题前我们不要说我的疫苗已经成功了,也不能说疫苗已经50%有效。疫苗只有有效与无效一说,不可能有50%的效。更不能说明年我们就可以拿到疫苗了。有人说因为疟原虫有变异不可能拿到疫苗,这是推想,这是以后考虑的事,首先是拿到疫苗。任何盲目的乐观与盲目悲观的情绪都是错误的。免疫学要远用当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用基因,要寻找靶点。要远用大量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它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相互协调,相互渗透,把学科融合在一起,才能理顺成章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从目前看来不少成果的依据不足,有一些急于求成的思想。往往有不恰当的宣传,结果以失败告终。
做现场要有根据
做现场要有医生参加,医生要懂得免疫学,流行病学和治疗学,医生应该要参加研究工作,是研究主体的重要部分,不是研究组的帮工。离开了这一点是不可能拿到疫苗的,这在研究抗疟药中也有这样的问题,在新药研究中不重视医生的作用。疫苗的候选物应该是一综合体,如果是一抗原,是特异性抗原。不能简单地将一些有抗原抗体识别的东西到人体去试验。现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候选疫苗要有根据,要充分论证。不能简单地根据申请的专利,就到现场验证。要依托一个生物制品研究或公司单位,要请科技成果转化部门组织实施,资料要经过严格的统计分析。现在网上有大量不实的宣传,真是要不得,我们要想取得科研成果,没有一个好的科研作风是不行的。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
人们都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这不完全对,科学有时也有国界,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要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现在世界科学发展特别迅速,有相互竞争,也有相互促进,这两者是相互制约的,在我看来这当今世界相互促进还是主要的。没有世界科学的发展,就谈不上中国科学的发展。近百多年来我国受尽了列强的压迫,我们提倡扬眉吐气,自力更生是必要的。我们不卑不亢,对建国要有信心。然而我们得承认我们依然是一发展中的国家,我国在不少方面依然很落后。我们与国外的科学家相处要平等待人,我们要尊重别人,但也要有一定的自尊。我们在宣扬自己时不要伤害了别人,当然在宣扬别人时也不要伤害自己,这是做人的准则,对于有些人往往是做不到的。有好多我们自己可以做的不要送给人家做,譬如在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把常山碱送给苏联请他们解决毒性问题,事实证明这问题我们自己可以解决,药物的毒性问题可以做点结构改造,如果不行,也不能勉强,要尊重物质的固有规律。像这样的问题还好多,只相信外国人,相信自己的武断。像疟疾疫苗这样复杂的问题,要强调国际合作,不要太多的强调以我为主。
科研的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科研体制的变化不大。主要是行政干预太多,学术不够民主,科研经费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领导思想急功近利,有些地方买官卖官,弄虚作假,贪污浪费严重,一套评审制度和考核制度不健全。在这样的大气候条件下很难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来。决定出题目的是单位的领导,批准的是一群外行。没有由内行人决定题目组织实施。重大的科研项目,要组织相关的科学家集体讨论,组织他们学习交流论证。要让科学家成为时代的主人,根本的问题是要以德来治理科学研究。对于过去的错误要认真处理,不改掉过去的错误就没有正确的未来。
要组织跨学科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要融合,不要过分强调某一学科,要强调无私奉献,强调集体,强调学科间的融合,要尽可能的去行政化。
我所说的只能是问题的一个侧面,不可能说到全貌,有不少是有争议的,我们可以讨论。我想说的根本问题是要改革,改革好前程万里,改革不好死路一条。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研究疟疾疫苗的研究战略与策略,要有一通盘计划,要有分工,要有一监督机构,保证研究工作正常进行,对外要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学术成果要有一个积累过程,不要好大喜功,要踏踏实实,顺序前进。我们一定能拿到疟疾疫苗。
文/医谷管惟滨第二军医大学寄生虫学离休教授,毕生从事疟疾的研究,欢迎交流。Email:wbguan
.什么是泛发型白癜风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