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我市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
我市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
医院订阅哦!年10月18日至20日,省卫生计生委组织技术考评组对我市消除疟疾工作进行了考核评估。专家组先后听取了市本级、京山县、钟祥市消除疟疾工作情况汇报,审查了市级消除疟疾防控资料与血片复查情况,抽查考核了京山县、钟祥市的消除疟疾工作情况。同时,深入京山县、钟祥市的疾控中心、医院,以及相关卫生院进行了现场检查和考评。经考评,专家组一致认为,我市各级疟疾防治和监测体系完整,防治资料能客观、全面、准确反映各阶段疟疾疫情、防治工作和防治成效,全市已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按要求全面实施了县级消除疟疾考评,达到了国家消除疟疾标准。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按照国家《消除疟疾监测方案》要求,加强疟疾监测和传疟媒介的监测,做到及时发现,迅速处置;加强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工作,多部门配合做好流动人口与境外务工人员的管理,规范处置输入性疟疾病例,减少重症病例,避免死亡病例,杜绝发生二代病例;加强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稳定疟疾防控队伍,提升防控能力。市卫计委疾控科延伸阅读“我市疟疾发病流行与防控历经六个阶段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在人体血液内所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吸血时传播,多发病于夏秋季节。疟疾可分为间日疟、三日疟和恶性疟。发病后症状大多数发冷发抖,继而出现高热、面色潮红、头痛、口渴、全身酸痛,接着就是全身大汗、体温很快降至正常,此症状可反复周期性发作。间日疟隔天发一次,三日疟隔二天发一次;恶性疟发作不规则。严重者可有剧烈头痛、精神错乱、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荆门市历史上属于中度不稳定间日疟区,是湖北省疟疾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解放以来,荆门市疟疾发病流行与防控历程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年疟疾防控工作处于起步期,群众生活条件差,防控措施缺乏,防控能力不足。据现有的统计资料,第一次大流行(-年)发生于该阶段,表现为流行面广、局部地区强度大,4年间疟疾发病人数为人,有3年发病率超过/10万。第二阶段-年这一时期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与文革十年,疟疾防控工作以全民药物防控和群众性的除害灭病为主,疟疾疫情在后期得到较好控制。年采取“两全”、“两管”防治措施后,疟疾发病率开始下降明显。这一阶段疟疾流行特征表现为流行面广、流行时间长、流行强度大,18年间全市年发病率超过/10万的有15年。第三阶段-年疟疾防控从全民防治开始转为以控制管理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这一阶段疟疾疫情得到根本控制。年后开始建立乡镇专职疟原虫镜检站,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疾病例得到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对疫点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通过减少传染源来有效控制疟疾发病。-年间疟疾发病呈现一回升小波,年后疟疾发病率在/10万以下且呈逐年下降,到年全市疟疾发病人,发病率下降到56.86/10万。原荆门市(即现沙洋县、东宝区、掇刀区范围)到年已连续5年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0万以下。第四阶段-年疟疾发病处于较低水平,且发病呈徘徊性下降,到年全市疟疾发病仅人,发病率降到8.12/10万。但在年曾因嗜人按蚊区扩大,疟疾发病率一度回升到.70/10万,期间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防治原则,通过强化重点疫点蚊媒监测与防蚊灭蚊措施后,疫情回升势头得到及时有效遏制。第五阶段-年项目(-年)在全市范围全面实施,各项疟疾防控措施得到有效加强,疟疾发病处在低水平,发病率在10/10万以下且逐步下降。此阶段全球基金疟疾疟疾防控成果得到全面巩固。到年,沙洋县、东宝区、掇刀区实现全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年全市实现全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年我国启动消除疟疾行动后,明确了消除疟疾的总体目标,进一步规范了各项疟疾防控、消除措施,也加快了消除疟疾的步伐。第六阶段年以后年后全市再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发生,这一阶段仅有输入性疟疾发生,且全部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未出现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荆门卫生计生长按识别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