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探秘神秘百越系族竟能通过看米来诊
探秘神秘百越系族竟能通过看米来诊
中国苗医药第一新媒体矩阵成员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以致于我们很少有人能完整的记住这些民族。
今天小苗子就和大家聊聊其中一个、可能不被人们熟知的少数民族——布依族。
布依族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的古越人,史称“百越”。布依族属“百越”族群系的“络越”支系。是贵州土著民族之一;
布依族是喜山爱水的民族,布依族村塞多依山傍水而建,聚族而居,有本民族的语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和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文化:
布依族的先民在长期实践中摸索积累起来的医药知识,主要是传统的民间草药医,布依族民间的草药医一般是务农,不以行医为业,但他们具有采销草药及使用草药治病的古风。
农忙季节,以务农为主,只有业余时间为群众配药,农闲则刷专事采集药物在民间售药、治病;
布依医认为人类的疾病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跌打碰撞
●饮食不调或服食药物不当
●不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
布依医还认为人体内精、气、血沿血管流动而循环往复,自然相存,互不相碰,碰撞绞结就会导致机体疾病发生。
在布依医的诊断中,有许多诊疗方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诊断心脏疾患时所用的看米法,是取一碗米令病者向碗中吸气,米粒立起多者,说明中气未损,病情轻缓易治;米粒立起少或完全不立起者,说明中气亏损甚至耗竭,病多迁延难治或病情危重。
●如望汗毛法,是仔细观察病人的汗毛生长情况,有“顺者生,逆者死”的说法,经验丰富者对于病情的危重程度判断非常准确。
●在诊断关节拘紧疼痛是否风湿时,采用玉石刮擦疼痛部位,起路者(痛处见青或红色脉络)则诊为风湿;起米者(痛处起青或红色小颗粒)则不是风湿疼痛。
布依族草药医对接骨治疗外伤奏效奇快,颇具影响
据说,关岭县新浦有一位布依族的妇女,从几十丈高的高崖滚下,四肢以及肋骨均骨折,经一位马姓布依族老人治疗,两月后痊愈;
治疗外伤,据说有一位王姓被人用刀戳通大腿而晕倒,次日才被发现,经当地布依族韦姓老人医治而痊愈。
布依族的草药医对于猛兽咬伤、以及一些常见病,比如瘴气、恶性疟疾,风湿病、妇科病的治疗也很奏效,但是对于草药医们而言,这些验方多为秘传,不已发掘;加之因为布依族自古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没有本民族语文字,医药继承主要靠祖辈相传、徒承师艺等口传心授的方式。
许多医药经验未能很好地继承下来,甚至有许多神奇的验方药因之失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布依医药的发展。
在外来民族的不断的融入过程中,以及布依族草药医外出治病的基础上,布依族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医药经验,尤其是明清两代政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之后,苗族医药伴随苗族向贵州及其东南地区的迁徙,对布依族医药影响较大,加之近现代汉文化的渗透,布依族医药也一定程度地受到汉族医药的影响。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蕴藏着丰富且巨大文化宝藏,信息化时代,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这些不被人熟知的璀璨神秘的医药文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有奖问答参与有好礼
YSMY苗族谜语上面一座拱桥,下边一片旱田,猜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