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再谈中国对全球性疾病疟疾的诊疗贡献记
再谈中国对全球性疾病疟疾的诊疗贡献记
在历史长河中,疟疾以其高死亡率,将其列在蹂躏人类最长时间的疾病榜首可能并不为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1.98亿例疟疾病例,估计发生58.4万例疟疾死亡病例。年,一个以往并不为人熟知的81岁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其研究成果,青蒿素类复方疗法在治疗疟疾上的重大贡献,获得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而走进公众视野;年10月,屠呦呦女士再次以其研究成果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据国际组织Unitaid测算,青蒿素的发明每年能减少疟疾死亡人数约20万人,成人疟疾患者死亡率降低39%,儿童疟疾患者死亡率降低24%。
青蒿素
无独有偶,在年,深圳迈瑞公司自主研发的BC-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因其采用了独特的SFCube技术(一种三维立体分析技术),一经上市即吸引了医院用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SFCube技术的采用,BC-在同类产品中,第一次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疟疾筛查功能,和屠呦呦教授获得拉斯科奖遥相呼应。
BC-筛查疟疾功能的发现,还要追溯到年6月。在BC-上市之前的一次常规的数据分析工作中,研发人员偶然发现了一组具有明显特征的离群点。出于对产品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敏感性,研发人员立即对原始数据进行回溯,结合资深镜检师的确认,发现该异常粒子群和某种疾病相关。“疟原虫”,一个可能的字眼,让研发团队为之一振。考虑到当时在临床一线工作中,还没有哪一种血液分析仪能够真正意义上对疟原虫或者疟疾这种疾病进行筛查和提示,经过和公司临床专家的深入探讨,一个科研团队,远赴印度孟买,进行为期二个月的实地临床评估。
SFCube中的异常粒子群
经过二个月的现场采样,通过对将近一千例样本进行反复测试、镜检对比,事实证明,采用SFCube技术的BC-所提示的此类异常粒子群,和临床确诊的疟疾样本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研发人员还进一步发现,异常粒子的数量也和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数量高度相关,这为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后期的实验中,BC-的这个功能还帮助临床工作人员,发现其漏检的疟疾标本,连国际友人都忍不住称赞SFCube技术的先进性,赞叹中国人的智慧。
电镜下感染性红细胞
随着研究地深入,通过对既往数万例研发样本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研发人员将此类异常粒子的提示定义为“感染性红细胞(InR)”,并将该研究成果在多个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并在学术会议上进行讨论,获得业内专家高度认可。今天,在国际国内,上千台BC-及系列产品服务于临床一线;每天,都有无数的疟疾患者,因为BC-对疟疾的早期快速筛查,而获得了及时的抗疟治疗。迈瑞,让高端科技,更广泛的服务于大众人群。
发表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BC-检测疟疾的Poster
SFCube激光散射结合荧光染色的多维分析技术的应用,不但在疟疾的筛查上颇具创新性,同时也在白血病细胞的筛查、低值血小板的检测、脂血样本判读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为临床工作者对疾病筛查提供了新的方式。我们还在继续努力,争取把更简单、更准确、更快速的检测结果提供给临床,为疾病的诊治争取更多的时间。
从治疗到检测,从青蒿素到SFCube,从屠呦呦到迈瑞,中国人一次又一次通过不懈的努力,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