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海报4middot25世界防治疟疾日
海报4middot25世界防治疟疾日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yw/170331/5268337.html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
祸害人类上万年
至今仍不善罢甘休
4月25日是第十四个全国疟疾日
今年的主题是
防止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1古老的传染病依旧肆虐疟疾是危害人类的三大传染病之一,早在两千年前,疟疾就在世界各地流行。
由于过于古老,疟疾起源详情尚且不得而知。到底是什么灵长类动物把疟原虫传染给人类,具体如何传染,众说纷纭。总之,关于疟疾起源,太多问题至今没有共识。也许很多人对疟疾并不熟悉,甚至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但不容置疑的是,疟疾依然在非洲及东南亚等地区疯狂肆虐。年世卫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疟疾报告》显示,预计年全球疟疾病例总数达到2.29亿,过去4年这一数据几乎没有变化。19年有40.9万人死于疟疾,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可见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疟疾传播并没有明显的改善。2疟疾究竟如何传播是什么让疟疾如此猖獗?凶手有两个:始作俑者是疟原虫,而恼人又常见的蚊子(按蚊)则是疟原虫的帮凶。这两个坏家伙狼狈为奸,让疟疾得以肆虐。当疟疾病人被按蚊叮咬时,病人体内的疟原虫就会被吸进蚊子体内,并在按蚊体内生长发育。如果一个健康人不幸被这只携带疟原虫的按蚊叮了,疟原虫就可趁机进入他体内。如果其他蚊子叮咬他,它们又会感染疟原虫,继续将疟原虫“注射”给更多人。整个过程不经意中就能完成,而按蚊的侵袭防不胜防,如此循环往复,这也是疟疾难以战胜的重要原因。而非疟疾流行区的人对疟疾抵抗力弱,当进人流行区时易感染疟疾。流行区的患者或带虫者进人非流行区时易传播疟疾。所以,人口流动容易造成疟疾的传播。不但如此,由于疟原虫可以感染血红细胞,疟疾还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比如通过孕妇传染给胎儿,通过输血以及注射用的针头传染等。3疟疾有哪些症状典型疟疾发作表现是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连续症状,具体症状和疾病的所处时期有关:一、潜伏期。潜伏期由于个体的免疫力存在差异,以及感染方式的不同,每个人感染疟疾之后的潜伏期也是不一样的。预防药物或者是免疫力强的人,会延长疟疾的潜伏期。二、发冷期。这个时期手脚会感觉发冷,指甲和口唇都有发干的现象,患者的面色因为冷而变得苍白,亦伴有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的症状。进一步发展之后患者会全身发抖,冷到牙齿打颤等。三、发热期。越严重的患者,体温就会升得越高,在反复发热后患者的唇鼻会生出疱疹。四、出汗期。大汗淋漓,体温骤降,症状缓解,持续约0.5~1小时。间歇期无不适症状。早期患者间歇期不规则,随发病次数增多逐渐变得规则。数次发作后患者可出现贫血,尤以恶性疟为甚。长期不愈或反复感染者脾肿大明显,可达脐下。4哪些人是易感人群尽管我国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国家消除疟疾标准,但是每年仍有多例输入性疟疾,传播媒介等流行因素尚未根本改变,境外输入疟疾引起再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防控仍不可掉以轻心。研究表明人体对各种人类疟原虫普遍易感,而这些群体更加需要提高警惕。★★幼童
幼童因免疫系统发展尚未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较低,因而成为疟疾的易感对象。
★★艾滋病人
艾滋病人因免疫力缺陷也是疟疾的高发人群。
★★经常前往疟疾流行区的人群
由于疟疾是传染病,经常前往疟疾流行区的人群感染疟疾的几率普遍更高。
★★生活在贫困地区、卫生条件差的人
蚊虫是疟疾传播的途径,生活在贫困地区,卫生条件差的人更容易通过蚊虫叮咬感染疟疾。
5疟疾可治可防,无需恐慌虽然疟疾至今无法被完全消灭,但也无需恐慌,因为它已经完全可防可控。我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就是疟疾的首选药物。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是现有的最佳治疗方法,特别针对是恶性疟的治疗,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将缩短病程,并避免死亡。但如果治疗不规范或者救治不及时,则有可能会再次发作甚至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而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按蚊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居家生活,使用杀虫剂、蚊香、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措施对预防疟疾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此外,非洲、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回国后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疟疾虽然看似遥远
但它对我们的威胁并未消除
尤其是境外输入病例
我们仍需时刻保持警惕
平时注意个人卫生
相信疟疾终会被战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