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人间烟火气,最是汪曾祺
人间烟火气,最是汪曾祺
北京治疗湿疹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4675.html
汪曾祺(.3.5-.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先生的文学大师,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位纯粹的文人,唯一一位衔接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散文大师。
贾平凹说他“是一文狐,修炼老成精”,鹦鹉史航评价他“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沈从文则总结他“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但收到这么多赞誉的汪曾祺,却不是一直一帆风顺的,他3岁丧母,对母亲全无印象;19岁去昆明考试,却不幸得了一场恶性疟疾,高烧至四十多度;24岁时大学还没能毕业;26岁时找不到工作,屡屡碰钉子,落魄街头,一度崩溃;38岁被错划成右派,下放近4年之久,可谓是正值盛年却遇世事不安。那时人人都摇头,怕是过不去了!可没想到汪曾祺笑道:“过得去便好,过不去,能怎么着呢?既如此,何不想开些?毕竟生活,是很好玩的。”你看,活着虽苦,他却懂得给日子加层糖衣。
一句“生活是很好玩的”不知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汪曾祺画作
他就读于西南联大时,学校每天都有被轰炸的危险,只要“警报”一响,他就摸出一包点心,往松林里跑,常常能捡到松子吃。听来虽令人担心却是忍俊不禁,哪有这样好玩的人!他说:“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对人生投入真情的汪曾祺特别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欢乐,发现趣味,发现被宏大的东西所遮蔽的生活日常。他的文章很淡,淡到几乎读者在他的文字里,看不到目的。他写的都是关于人间草木、四方食事、天涯游子、故人往事,可以说是字如其人,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一碗煮到刚刚好的白粥,小火慢炖,大味至淡。
汪曾祺画作
他文字中的慢,并不是拖沓,而是悠然从容。作品中的淡,并不是寡淡,而是淡而有味。在夏天我们都切过西瓜,所有人都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但是汪曾祺却偏偏要专门写切西瓜这件事。他说:
先将西瓜泡在井里,捞起后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一点都不复杂,一点都不戏剧性。但他就是能写出“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这样微妙而有趣的感觉。虽然很淡,但却淡而有味。
汪曾祺画作
他还经常写“慢”,是怎么样一种慢法呢,是慢中有趣。比如他写西南联大时期的“跑警报”,那是抗战时期,昆明三天两头有警报响起,警报一响,全校师生都要逃命。
汪曾祺有一个姓马的同学,西南联大警报一响,他就背一壶水,带点吃的,夹着一卷李商隐的诗,向郊外走去,直到太阳偏西,估计日本飞机不会来了,他才慢慢地回来。
还有一个姓罗的女同学,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就敞开来洗。
另外一位姓郑的男同学,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拿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煮莲子。等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煮烂了。
有一次,日本飞机轰炸联大,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爱吃莲子的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他依然在锅炉上慢慢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后来,这个同学,还被拍进了电影《无问西东》里。
汪曾祺画作
汪曾祺文章的背景,大多是乱世。但他对“乱世”这个大背景,偏偏没兴趣,他对乱世的政治、民生、经济、教育、医疗、军事,统统都没兴趣。作为一个文人,他感兴趣的,是乱世之中“慢”和“淡“”的生活。
作家凹凸曾说:“我爱读汪曾祺到了这般情形:长官不待见我的时候,读两页汪曾祺,便感到人家待见不待见有屁用;辣妻欺我的时候,读两页汪曾祺,便心地释然,任性由她。”这个老头悠然地爱着草木岁月,爱着寻常时光。他把生活中的平和、美好、冲淡、诗意的东西写下来,以一支传神的笔描绘芸芸众生,记录了世人凡间小事。
他享受生活,能够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感受到这个世界扑面而来的善意。
汪曾祺画作
读他的乐趣,只要读懂他说的“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每个人都带着一生的历史,半个月的哀乐,在街上走”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家人闲坐,灯火可亲”里平凡的幸福。
无论风云怎样变幻,人的日常仍坚不可摧。哪怕炮火连天,吃总要吃,睡总要睡,爱总要爱。该烧香烧香,该生孩子生孩子,该做的事,天打雷劈也得办。这是他的生活哲学,无论时代和环境多么糟糕,仍要保持乐观,从容生活。
汪曾祺画作
也许你会想问,人活一世,到底值得什么?汪老的答案就四个字——值得“好好生活”。
他说:“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永不消沉沮丧,永远守护心中热情和生机,少俗虑,兴致盎然,这就是好好生活。
推荐书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