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菇菇读书鼠年已读与牛年未读
菇菇读书鼠年已读与牛年未读
白癜风治疗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226644.html
平时用于读书的时间不多
但数数一年来读过的
惊奇地发现,也不少
给大家分享一下
每一本都说说我的真实感受~
鼠年已读
《贫穷的本质》
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
读了这本书,不敢说我明白了自己为啥穷,但略微知道了自己为什么有时候达不成目标了。明明连温饱都没有满足的人,却拿着拨款去买糖果和巧克力而非大米,又怎么可能靠自己实现温饱呢?受困于疟疾却拒绝便宜的蚊帐而花更多的钱去治疗疟疾,又怎么能有效地防治疾病呢?抓住主要矛盾,克服人性和惯性,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基本原则吧。当然这本书不止这些,很多有趣的调查、实验、分析、探索,值得我们去看看,想想。
《人生的智慧》
作者:[德]阿图尔·叔本华
叔本华的晚年著作,叫“人生的智慧”一点都不浮夸。我心情不好或感到迷茫的时候就喜欢读这本,有些地方会反复读。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群体与个人,如何面对“努力上进”与“淡泊无争”,人生到底要追求什么,要怎么看待自己与他人。每次读几页,都会有新的体会。这本书对我来说充满力量,又让人冷静笃定。
《人间失格》
作者:太宰治
没错,这么有名的小说我也是去年才读。不可否认书中很多情节的确可以引起我的强烈共鸣,但这种沉郁的语言风格的确不是我喜欢的,觉得有点破罐子破摔般的矫情。我总觉得通过悲伤阴沉引起共鸣太容易了,毕竟人的阴暗面更容易被调动起来。不过文学作品嘛,见仁见智,作者也只是随性抒写,总有人喜欢,有人没那么喜欢。
《活出意义来》
作者:[奥地利]维克多·弗兰克
“举重若轻”,是我很喜欢的四个字,用来形容本书作者的语言风格,我觉得可以。明明身处纳粹集中营,却没有壮阔悲戚,惊天动地,反而经常读着读着笑出声来,偶尔也会热泪盈眶。真实不夸大,细腻不矫情。穷途末路的故事中,更见人性,善与恶,真情与假意,光明与黑暗都被放大了。作者本就是心理学家,这次特殊的经历,让他对人生/爱/苦难产生了更多思考。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作者:[匈牙利]马洛伊·山多尔
很长,要读很久。很多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拼凑起来才能完成。身处同一事件中的不同人,通过独白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爱情观,人生观。原来来自不同背景/立场的人,所处的内心世界如此千差万别。不同人对同一故事的讲述,令人唏嘘不已。读过此书,再次感叹,一个人要如何“理解”另一个人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忠于自己的心就好。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是的,这么有名的著作,我去年才读。读完久久不能平静。年纪大了读长篇,心脏多少有点受不了。读完之后去看书评,发现很多人在对主人公做道德审判,我认为读文学作品大可不必。无论如何,这段持续半生的感情确实赚到了我的眼泪。什么是真爱,什么是忠贞,什么是自由,这个故事带给我更广阔的视角。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作者:[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短篇,一下午就能读完。有人评价它“令人愉悦又心碎”,我认为很准确。诙谐的语言,戏剧化的情节,读之令人捧腹。欧维与妻子的感情,温暖动人。而命运总是捉弄人,当你对生活万念俱灰时,它总是用各种方法拽住你,不让你离去,最后让你重燃希望。而这个时候,却离死亡不远了。
《向前一步》
作者:[美]谢丽尔·桑德伯格
这个读的是英文版《LeanIn》。对于女性在职场与生活中面临的挑战,作者鼓励我们“向前一步”。这个标题让我想起,每次实验室有seminar,我跟伊朗小姐姐总是喜欢坐在会议室周围的椅子上,而非会议桌上。有一次老板直接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