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卒中茶后血小板与脑卒中的聚和散

卒中茶后血小板与脑卒中的聚和散



哪里白癜风能治愈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022/4499988.html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世间有正有反,有阴有阳,有大有小,有聚有散。

对人来说,大并不可怕。恐龙非常的大,现在只剩下骨骼和脚印。大象也很大,如果不是人类特意保护的话,早就绝种了。

难怪邓小平(-)说,天塌下来不要紧,有高个儿接着呢。身材高大的人,需要的能量更多,估计活不过身材矮小的人?

人其实更怕小的动物和生物,我们怕蜜蜂,怕蚊子,甚至怕蚂蚁,当然我们最怕更小的,看不见的细菌。过去的人一旦受伤感染,几乎都是死路一条,可以说细菌曾经是人类的杀手。后来又有了更小的病毒。

中国人现在的头号杀手是脑卒中,那么对脑卒中病人来说,最可怕的大概就是血中最小的细胞-血小板了。

从年发现血小板到年英文的“血小板-Platelet”一词正式出台,人们就开始推测血小板造成的血栓形成(上图,血小板和红细胞血栓)是否与脑卒中有关。

古人云:有阴必有阳,有毒必有解。

在人们认识到血小板的同时,从年合成乙酰水杨酸到年德国拜耳公司推出抗血小板的阿司匹林,人们又开始推测阿司匹林是否可以预防和治疗脑卒中。

血小板和阿司匹林同时出现在20世纪初(年-)脑卒中的世界舞台上,真的是冤家路窄,演出了一场影响千家万户,聚散交叠,悲欢离和的戏剧。

郑廷玉《楚昭公》:不是冤家不聚头。

人类同时发现血小板和阿斯匹林,难说不是上天有意的安排。

年之后人们有了诊断心脏病发作的手段。在此之前,心脏病发作而活下来的病人往往被误诊为消化不良或胆结石。而脑卒中病人的诊断仍然依赖尸体解剖。年造成全世界死亡5千万人的大流感使得阿司匹林一举成名,成为家家必备的热销药。

那时,人们对血小板和阿司匹林的功能和机理都不清楚。

所以,历史上第一个向病人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的是美国加州Glendale一个毫无名气的家庭医生LawrenceL.Craven(-,上图左)。

Craven是家庭医生,内外妇儿什么都看。他36年主要的外科工作是切除扁桃体和拔牙,早上做完手术,中午病人回家,从来不发生创口出血事件。

但是自从年有了阿司匹林口香糖之后,Craven发现切除扁桃体或者拔牙后的儿童都大嚼含有阿司匹林的口香糖来减少疼痛,而手术后创口出血的病人迅速增多了。

怀疑阿斯匹林导致术后伤口的出血,内外妇儿什么病人都看的Craven联想到是否可以用阿司匹林来防止心脑血管的血栓形成。

Craven通过临床观察还发现,冠心病主要发生在男性病人。

变害为利,化敌为友,年Craven开始向30-90岁男性病人推荐一天一颗到毫克阿司匹林(上图右,年的阿司匹林)来减少心脏病的风险。

年Craven在《西部内外科年鉴-AnnWestMedSurg》(上图)上写信,报导了个男性病人,使用阿司匹林二年,没有一个人发生心肌梗塞。

于是,Craven第一个把阿司匹林导致出血的作用与预防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联系在一起。

同年,Craven在《保险公司医学杂志-JInsurMed》上发表了第二封信。

信中写道,为了证实阿司匹林的效果,年Craven每天吃12片阿司匹林,连吃了五天,导致鼻子出血。而他50年来从未出现过鼻子流血的现象。

为了反复验证,他重复的吃了阿司匹林,再次导致大量的流鼻血。

但是因为没有对照组,Craven的文章很难发表在主流杂志上。他的弟弟EarlCraven当时在《洛杉矶时报》做助理编辑,把他的发现写成了文章年发表在《洛杉矶时报》上,可惜也没有掀起什么风云。

Craven是个家庭医生,不懂学术研究,他推荐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大概只是凭借反复的临床观察和自我推断。他的好运气是他只针对男性病人,后来人们发现阿司匹林对男性病人效果更好。

相反,受过培训的专科医生很难把拔牙出血与预防心脑血管病联系在一起,大医院的教授们又受到血小板功能和阿斯匹林药物机理都模糊不清等条条框框的约束。

所以,历史把第一个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任交给了一个不懂科研,医院医生Craven。

现在我们知道,血小板是血液的成分之一,最多2-3微米大小,肉眼看不见。

血小板出生于骨髓,是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质碎片,所以没有细胞核。

一旦血管破裂出现出血现象,血小板立即吸附在内皮细胞上,然后激活,造成更多的血小板聚集,形成白色血小板血栓。并且同时启动凝血的过程,导致纤维蛋白和红细胞沉积,再形成红色血栓,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上图,血小板和红细胞,箭头所指是血小板,在体外血小板迅速开始凝聚)。

因此,血小板又曾经被命名为“血栓细胞-Thrombocytes”。

血小板数量过多或者过少都是病理现象。

除了帮助止血之外,血小板对异常的血管壁形状和压力敏感,比如血管壁斑块改变了血管壁的形状和局部血流动力学,也可以导致血小板的吸附,激活和血栓形成。

因此,在完整的血管之内,异常的血管壁可以激活血小板,形成血栓,阻断血流。如果发生在颈动脉,可以造成颈动脉狭窄,甚至关闭,颈动脉血栓脱落后可以造成脑栓塞。如果发生在脑血管,则导致脑动脉狭窄,闭塞,甚至缺血性脑卒中。

为了证明Craven年的历史性创举,我专门查了年以前有关血小板和阿司匹林的文献。

美国Mayo诊所的内科医生TakujiShionoya年在《实验医学杂志-JExpMed》上发表了一系列七篇文章,发现兔子体外循环被阻断的原因是血小板形成的白色血栓。他还比较了温度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当温度降到7-15度时,血块形成时间明显延长到15-25分钟,当血液加热到40到55度时,血液在2-4分钟迅速形成血块。似乎当温度降低时,血小板的功能也下降。

阿司匹林年以前的文献主要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而且多是报道它的副作用,包括出血和胃溃疡,甚至精神异常。

因此,在-年以前没有人把血小板和阿斯匹林与脑卒中联系在一起。

Craven出生于美国的爱荷华州,年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入伍,做到连长。离开军队后,他与夫人一起来到加州Glendale医院工作。

年,Craven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医学杂志-MissValleyMedJ》上再次发表文章,报道个45到65岁肥胖少动的男性,使用毫克阿司匹林三年内无人出现心肌梗塞。

年,Craven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医学杂志-MissValleyMedJ》上发表了第四篇也是他最后一篇文章(上图),八年累计治疗了个男性病人,其中有九个病人死于心血管事件。解剖发现,病人都死于主动脉动脉瘤,没有一例死于冠状动脉血栓。

在年的文章中,Craven强调阿斯匹林可以预防“小卒中-LittleStrokes”,大概是指现在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轻度脑卒中,至少他发现没有一个病人出现脑卒中。

Craven74岁在访问他侄女后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病,他的夫人Mabel医院,但是那时他已经过世了,死于心肌梗塞。

天天讲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的Craven死于心肌梗塞,大概也是当时人们怀疑阿司匹林是否真的有预防心脏病作用的原因之一。在Craven的研究中,阿斯匹林似乎超级有效,可能提示他治疗的大多数是健康人群。

有人说,Craven向45到65岁的男性病人推荐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脏病和脑卒中,估计65岁以后他自己可能停止了使用阿司匹林。也有人说,医生给自己开的药不灵。我感觉是上天有意为之,告诫人间世事艰难,不能一帆风顺。

因为缺乏科学性设计,而且缺乏对照组,加上朝中无人,Craven的四篇文章都发表在名不见经传,上不得台面的地区性杂志上,他历史性的发现和历史性的创举,并没有在脑卒中历史的长河中掀起任何波浪,属于死后出名。

估计主流杂志都拒绝了Craven的文章,否则他也不会跑到密西西比落后的美国南方去发表他的观察。有名望的医学大杂志大概都去追求严谨的科学了,反而忘记了医学科研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病人。

刘白羽《红太阳颂》:热血沸腾-HotBlooded。

Craven的壮举令人热血沸腾,膜拜钦佩,同时也令人感叹世事不公。他八年治疗了八千例病人,没有一例出现心脏病或脑卒中,却无法进入脑卒中主流社会,得不到任何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by/19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