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宪法宣传周系列之防控新冠肺炎,这些法律知

宪法宣传周系列之防控新冠肺炎,这些法律知



宪法宣传周

年11月30日—12月6日

系列三

防控新冠肺炎

这些法律知识必须了解!

对于传染病,我国有哪些法律可依?0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

——第一条

0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第二条

根据法律,疫情如何管理和防控?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乙类管理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艾滋病、疟疾、狂犬病、肺结核等。

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等。

2甲类防控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对已发生病例的场所里的人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

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在疫情暴发、流行地区,政府可采取哪些紧急措施?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

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停工、停业、停课;

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在疫情防控中,单位和个人有哪些义务?0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02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03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对拒绝或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病人等,可采取哪些措施?0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02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03根据《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妨害防控等行为,可采取哪些措施?01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02根据《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

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03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

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

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by/19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