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致敬

致敬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年10月19日

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在新中国面临各方面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基于支援朝鲜人民反抗美国侵略和保卫中国国家安全的共同需要,毅然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年10月1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年10月25日

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以光荣的胜利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年,党中央决定将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年10月25日

弹指一挥间,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了70年。硝烟远去,我们的生活里满是和平与安宁;英烈长眠,新闻里总看到中韩交接志愿军遗骸的消息。年10月25日,第70个抗美援朝纪念日,同时也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巧合的是

麦克阿瑟说过

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生老病死不能阻止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

铭记历史、怀念英雄

昨天:前人栽树

与重阳节相关

年10月,毛泽东落选了前委书记的职务,主张的游击战术被冠以“流寇主义”,强调党对军队的领导,又被冠以有“形成家长制度的倾向”;同时,因身染疟疾,缺乏科学医治,他被担架抬到上杭县的临江楼上继续养病。时值重阳,该当把酒临风、月下赏菊、遍插茱萸怀先人,毛泽东的理想和现实发生了位移,因而作了一首词: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现实中的毛泽东遭遇了政治上的打击,诗词里的他却依旧乐观,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不乏赞美。古人云“诗言志”,整首词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统帅如此,将领、士兵又如何呢?历史证明,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敢于战胜一切来犯之敌!

与导师相关

我的导师生于年,四川成都人,但他的童年是在东北度过。他的父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结识了彼此、走到了一起,在战争胜利后被安排在东北工作。后来,他的父亲申请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从东北转到云南昆明,觉得还不够艰苦,又去了与越南交界的边境工作;在那里工作了几年后,才被调回四川当教员。

我提起导师及其父母的例子,因为它关乎理想,那是个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时代,所有人为了理想不怕牺牲,胜利后又深藏功与名,继续扎根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做着贡献;因为它体现大历史下的小人物命运,个人是集体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去往哪里,小人物的命运随着历史发生改变,小人物的作用又构成了影响大历史走向的合力。抗美援朝战争即如此。

今天:后人乘凉

与我相关

我出生于年,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距离我有45年的历史。小时候,我从长辈那里知道,当时全国上下掀起支援战争的热潮,小到捐米捐面,大到捐飞机捐坦克;读书后,我从资料那里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的敌人有多强大,付出的牺牲有多巨大,胜利的影响有多深远!

彭老总在战争总结报告中写道:“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一战,让我们赢得了国际地位,赢得了和平发展环境,赢得了苏联支持。

与论文相关

回顾人民军队的创建历史,从南昌起义开始,武器装备就处于劣势,但人民军队用游击战略打败了日本侵略,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又在朝鲜战场打败了拥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军。为什么战争胜利的天平总是偏向我们这方?

毛泽东给出了答案。他在总结抗美援朝作战经验时谈到:“敌人大炮比我们多,但士气低,是铁多气少,而我们是铁少气多。”那么“气”又为何物?成了我的硕士论文开题的线索,并且顺藤摸瓜地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

明天:精神永承

与日常相关

当我们下次再于新闻中看到中韩交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应该知道这个数据;当我们给小孩讲述中国历史提及抗美援朝战争,应该知道这个数据;当我们享受安居乐业、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应该知道这个数据。因为它的存在,构成了我们民族的历史,保卫了我们今天的日常,成为中国人能够挺直腰杆、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之一。

与新时代相关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9日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他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新时代面临新形势,英雄的民族不能忘记英雄,精神的发源不能遗忘精神。因此,作为个人,我们首先要清楚这段历史,而不是模糊其来龙去脉;其次要肯定这段历史,而不是否定其影响意义;最后要宣贯这段历史,而不是埋没其精神资源。

今天,听完讲话,心情激荡,遂成此词:

沁园春·抗美援朝

鸭绿江畔,飞机北掠,屋倒民散。望边境内外,血泪斑斑;国际上下,虎视眈眈。中央决策,兵出朝鲜,五战连胜乾坤转。计休矣,列炮东海岸,一去不返。将士衾薄衣单,夜行袭扰哪顾饥寒?敌铁多气少,何足惧哉!迂回营后,冲锋阵前。十九万众,他乡未还,留英烈忠肝义胆。战事远,老兵渐凋零,精神铭传。

获取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by/19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