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名师解密名题名卷九年级第一次质量检
名师解密名题名卷九年级第一次质量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A.水力发电B.火力发电C.风力发电D.潮汐发电
2.下列关于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态时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水分子的质量变大D.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水分子的体积变小
3.下列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而沉淀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通过过滤装置除去钙、镁离子D.通过蒸馏获得蒸馏水
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提取治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而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不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青蒿素中氢元素质虽分数的计算式是×%
D.每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某操作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的是()
A.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lg以下用游码)
B.用仰视的方法量取42.5mL的蒸馏水
C.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
D.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刚用蒸馏水洗涤过的试剂瓶
7.康康通过对蔗糖溶液的探究,得出对溶液认识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的下层比上层甜
B.温度不变时,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变
C.溶质都以分子的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D.溶质溶于水时,都没有明显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温度
溶解度
20℃
34g
30℃
37g
8.KC1的部分溶解度数值如右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g饱和KCl溶液中含有34g溶质
B.将30℃的饱和KCl溶液降温至20℃,有3gKC1晶体析出
C.向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KCl,所得溶液的浓度一定不同
D.欲除去KC1固体中的二氧化锰,可用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
9.下列与铁有关的反应中,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的是()
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B.工业炼铁。
C.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D.钢铁生锈
10.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片比纯铜片硬度小
B.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高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D.沙漠地区的铁制品比沿海地区的铁制品锈蚀得快
11.下列符号中,锰元素显+6价的是()
A.MnO2B.MnSO4C.MnOD.MnO
1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3.下图是A、B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
(1)B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填“得”或“失”)。
(2)A和B所表示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4.X元素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Y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Z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2种由Y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写名称)。
(2)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写2个)。
(3)写出一个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作为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
15.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答题卡上生成物C的方框内补全相应数量的分子模型。
(2)此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的名称是。
(3)A与C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16.某合金粉末除含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已知铝能够与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现在只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确定该合金的组成。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剩余物备用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无色体放出
②取步骤①所得固体物质,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固体物质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请回答:
(1)该合金的组成是。
(2)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右图所示是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四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B是难溶于水的蓝色物质。
(1)B转化为C时产生的现象是。
(2)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3)D转化为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溶液。
18.在点燃条件下,4.4gC3H8与12.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水、4.4g二氧化碳和agX。则X的化学式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4分。)
19.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右图实验。请回答:
(1)利用右图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说明理由。
(2)如何改进右图装置使其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0.利用右图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回答:
(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当红磷量不足时,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21.二氧化碳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请写出:
(1)1组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物。
(2)1个通过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3)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2.已知氨气(NH3)极易溶于水,氨水中含有NH3等微粒。实验室制取氨气常用的方法:①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②向盛有生石灰的容器中注入饱和浓氨水;常用的发生装置如图A、B。请回答:
(1)采用方法①制取氨气时,其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收集方法是。
(2)采用方法②制取氨气的原理是什么?利用右图某装置制取氨气时,其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1个题,共20分。)
23.年8月12日,天津港某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消防战士在用水灭火时引发了二次剧烈燃烧,导孜爆炸。据悉该仓库内有钾等危险品,已知钾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
(1)消防战士在用水灭火时引发了二次剧烈燃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请写出两个不同类型且有氢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钾与水反应除外)
(3)请列举两种可燃性气体,并加以鉴别。
(4)明明同学将钾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验证钾与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
①你认为明明的方案可行吗?请说明原因。
②请你另外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来验证钾与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5)将1.56g钾放入98.48g水(过量)中,充分反应后放出0.04g氢气,求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B2.B3.C4.C5.D6.C7.B8.D9.B10.C11.D12.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3.(1)得
(2)MgCl2
说明:(2)用A、B表示得1分
14.(1)金刚石、石墨、碳60中任意2种
(2)CO和CO2
(3)C2H5OH+3O2====点燃2CO2+3H2O(或H2CO3==H2O+CO2↑等答案合理均可)
说明:(1)(2)一种物质1分,见对给分。
15.(1)
(2)氢原子和氧原子
(3)H2O2与H2O分子构成不同
说明:(1)画出一个分子得1分,见对给分。
(2)一种原子1分,见对给分。
(3)答“分子构成不同”不扣分。
16.(1)AlFeCu
(2)2Al+2H2O+2NaOH==2NaAlO2+3H2-
(3)Fe+H2SO4==FeSO4+H2-
说明:(1)两种物质得1分、三种物质得2分,见错0分。
17.(1)蓝色沉淀变为黑色(或有黑色物质生成等合理答案)
(2)CO+CuOCu+CO2
(3)置换反应
18.COC3H8+4O2====点燃CO2+4H2O+2CO
三、简答题(共24分)
19.(1)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散入到了空气中(2分)
(2)在锥形瓶口加橡胶塞(或在锥形瓶口套气球合理答案)(2分)
20.(1)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内水面上升。(2分)
(2)4P+5O22P2O5(2分)
(3)导致测定结果偏小(2分)
说明:(1)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白烟(1分),集气瓶内水面上升(1分),见对给分。
(2)答“P2O5+H2O=H3PO4”亦可。
21.(1)碳与氧气或一氧化碳与氧气(2分)
(2)C+2CuO2Cu+CO2↑(答案合理均可)(2分)
(3)CaCO3CaO+CO2↑(2分)
说明:(1)两种物质均正确得2分,见错0分,写化学式不扣分。
22.(1)A(2分)向下排空气法(2分)
(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溶液温度升高,氨气的溶解度减小,氨气从溶液
中逸出;同时反应消耗掉部分水,溶剂减少溶质析出,氨气从溶液中逸出(2分)
加入浓氨水的量要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口;制取气体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液体通
过长颈漏斗加入(2分)
说明:(2)一条原理或一条注意事项1分,见对给分。
四、综合应用题(共20分)
23.(1)钾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气,氢气遇火燃烧。(2分)
(2)Zn+H2SO4==ZnSO4+H2-(2分)2H2O2H2↑+O2↑(2分)(答案
合理均可)
(3)甲烷和氢气(1分);分别点燃这两种气体,用内壁涂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火焰,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甲烷,不变浑浊的是氢气。(或氢气和一氧化碳,分别点燃这两种气体,用干而冷的的小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有水雾的是氢气,没有现象的是一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碳,分别点燃这两种气体,用干而冷的的小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有水雾的是甲烷,没有现象的是一氧化碳)(2分)
(4)①不可行(1分),因为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没有铜的生成。(2分),
②分别把少量的钾和铜放入盛有适量稀硫酸(或稀盐酸或水)的烧杯中,放入钾的烧
杯剧烈反应,而放入铜的烧杯无现象,说明钾比铜活泼。(或把钾放入熔融的硫酸铜
中,若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钾比铜活泼,等答案合理)(2分)
(5)设反应生成的溶质质量为
。
说明:(1)“钾与水反应有氢气生成”1分,“氢气遇火燃烧”1分,见对给分。
(3)第一问:见错0分,第二问:操作1分、现象结论1分。
(4)①体现“钾与水反应,没有铜生成”即可。
②答“操作1分、现象结论1分。
(5)根据H2计算亦可。
更多免费中考信息及权威资料,敬请继续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