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人在津巴听中国援津医疗队专家为您解读
人在津巴听中国援津医疗队专家为您解读
新闻来源:援津医疗队谭一菁王晓兰
津巴布韦华人网转载
疟疾是非洲国家常见病、多发病。津巴布韦今年雨水较多,多地遭受暴雨袭击,易滋生蚊子,传播疟疾。据报道,截止今年3月上旬,全国感染疟疾的人数已经达到人,其中人死亡。专家预测,今年全国感染疟疾的人数将比往年有大幅度增加。虽然津政府已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但大家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也许数据有些单调,似乎觉得疟疾离我们很远,就在3月14日,疟疾就夺走了一个华人同胞28岁的年轻生命。死者刚开始时出现反复发热、乏力,自以为感冒未引起重视,服用感冒药和退烧药,5天后病情急转直下,半夜出现大汗、谵妄、休克,医院,但也无力回天,最后死因考虑脑型疟疾。他以生命为代价,警示大家疟疾就在我们身边,有时也夺人性命。
按蚊
疟疾(malaria)就是俗称的“打摆子”。在全球致死的寄生虫病中居第一位。但它也不是那么可怕,今天主要介绍一下疟疾相关知识,以注重预防,其次是早发现、早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1.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2.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主要为雌性按蚊(anophelinemosquito),经叮咬人体传播。
3.易感人群:人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不持久。
4.流行特征: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全球有个国家共20亿人居住在疟疾流行区,每年新发病例3亿~5亿,病死率万~万。
5.分类:间日疟(最为常见)、恶性疟(主要流行于热带)、三日疟、卵形疟(后两种少见)。非洲以恶性疟为主,脑型疟发病率高,目前仍居病死原因第一位。
6.潜伏期:间日疟13~15天,恶性疟7~12天
7.临床表现:
(1)症状为突发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寒战持续20分钟~1小时→体温迅速升高可达40度(伴头痛、乏力、全身酸痛)→2~6小时后大量出汗,体温聚降,自觉好转。隔1~3天反复发作。恶性疟不一定都有高热,而以头痛、肌肉关节痛为主要表现。
(2)脑型疟是恶性疟的严重类型,表现为剧烈头痛、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进食少、寒战、高热易导致低血糖。脑型疟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
(3)恶性疟在短期内大量被感染的红细胞破坏,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8.鉴别:早期患者出现畏寒、发热、乏力,症状不典型时,应与“感冒”鉴别。大多数误诊,都是由于对本病缺乏警惕造成的。尤其在疟疾疫区被蚊虫叮咬者,应及时就医。出现严重症状时,应与严重感染、脑炎、中毒性菌痢鉴别。
9.预后:常见疟疾病死率很低。恶性疟病死率较高,脑型疟病死率达9~31%,病后可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10.预防:管理好疟疾患者及带虫者;做好环境卫生,杀蚊虫;个人使用蚊帐和驱蚊液;对高疟区的健康人群及外来人群可酌情间断预防性治疗(intermittenpreventivetreatment,IPT)。
当然,疟疾是可防可治的,在此特别提示在津华人同胞,对疟疾要引起重视,及早防范。首先,及时清理院落草坪,通畅排水管道,灭蚊杀虫,管理好宠物。打扫卫生,勤洗衣物,被褥等适时放太阳下晾晒。第二,如需到莫桑比克及赞比亚等疟疾高发疫区去,使用驱蚊液及蚊帐等,做好防护措施,必要时可定期服药预防。第三,如身边有不明原因反复发热、乏力等疑似病人,尤其是近期去过疫区或被蚊子叮咬过的,一定要督促其及时就医。
最后,中国第十四批援津医疗队祝所有在津侨胞远离疾病,健康快乐!
(注:图片来自网络)
赞赏